2020展望:未来10年十大趋势(2)
二
中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消费持续升级
中国人均GDP自2010年超过3000美元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进一步向更高水平发展。2016年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2018年人均GDP达到9764美元,按年度汇率均值计算,2019年我国人均GDP有望突破10000美元大关,进入中等偏上收入行列,“十四五”期间将在该行列进一步巩固并提升。
2006年,世界银行在《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的概念,它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之后,比如人均GDP到8000-12000美元之后,经济增长进入停滞状态。中国经济从刚突破人均3000美元的中等收入水平到2019年已经增长了20年,根据国际经验,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阿根廷和巴西突破人均3000美元之后增长了约50年左右,前三个国家和地区跨过中等收入陷阱之后实现了持续增长,而阿根廷和巴西的人均收入却在增长三十年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下滑。对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路径,乐观角度而言,若沿着日韩发展模式,中国人均GDP在2030年后有望跨入高收入行列,2035年进一步巩固。
国际经验表明,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实现了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服务业结构转型,而落入陷阱的国家终结于服务业结构调整的失败。由此带来的启示是,为走上可持续增长的路径,我国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需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提高教育、医疗等非市场化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
图2-1:中国经济增长与人均GDP水平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Wind
图2-2:主要国家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后的增长时间和发展路径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PWT9.1
未来无论从中国巩固中等收入行列并向高收入行列迈进来看,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和服务业结构升级以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来看,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将日益突出,居民消费会呈现持续升级的特征。
按购买力平价衡量,2016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14000美元,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世界表9.0(Penn world table 9.0,简称PWT9.0)公布的数据测算,到2025年该指标有望达到25000美元,在2035年达到35000美元。根据“博智宏观论坛课题组”的研究,“先发国家、后发成功追赶型国家、欧洲模式发达国家和资源禀赋丰裕型国家”四类典型发达经济体的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达到14000美元时,各经济体除衣食消费外的大多数需求结构存在不同程度差异,但当人均GDP达到25000美元后,终端产品(GFP)结构的趋同性开始显现,当人均GDP达到35000美元时,各国终端产品结构已明显趋同。主要特征表现为:食品、衣着类生存型消费支出比重下降,居民住房、出行、电子设备及通信消费、金融保险、文体娱乐等享受型、发展型消费比重提升。另外,政府消费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以满足居民在教育、卫生、社保、福利等领域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非生产性投资中,基建、地产投资增速下降,个人服务投资增加。
图2-3:各类型样本国家不同发展水平的“时间节点”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博智宏观论坛课题组
图2-4:人均GDP达到14000美元时各国终端产品结构对比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博智宏观论坛课题组
图2-5:人均GDP达到25000美元时各国终端产品结构对比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博智宏观论坛课题组
图2-6:人均GDP达到35000美元时各国终端产品结构对比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博智宏观论坛课题组
让更多人知道事件的真相,把本文分享给好友:下一篇:带薪休假制度或可撬动巨大经济杠杆
更多"2020展望:未来10年十大趋势(2)"...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百润股份(002568)
投资亮点 1、预调酒行业经历一轮完整周期,竞争格局由2015年竞品的百舸争流转变为...[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