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近日来,山东海龙债券兑付风波再次引发了业内关于债券市场“零违约”现象的讨论。
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大型粘胶纤维、棉浆粕和帘帆布生产企业之一。此前,山东海龙资不抵债的境况引发了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担忧,该公司发行的短期融资券“11海龙CP”曾被怀疑或难以按期兑付,进而可能发展成中国债券市场上的首例实质性信用违约事件。
11海龙CP于去年4月14日由山东海龙在银行间债市发行,总额4亿元,期限为366天,由恒丰银行主承,票面利率5.8%,于今年4月15日到期,目前已完成兑付。
某券商交易员说:“如果连山东海龙这样一个债务超高、诉讼缠身的公司债券都不会违约,那还有什么债券会违约?短期内,中低评级信用债收益率肯定会再往下降。”
山东海龙短融兑付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信用债成交活跃,与利率债产品受冷形成鲜明对比,机构预期债市短期内很难爆发信用风险,纷纷增仓信用产品。
政府以行政干预介入并掩盖债券违约事件,其结果虽利好债券的持有者,但却未必利好债券市场建设。这样的做法可能向原本不成熟的债券市场传递“反正有人兜底”的错误信号,甚至激励市场的赌博心理以及债券发行的道德风险,从而导致信用风险的大规模累积,甚至酿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我国债券市场十几年来没有实质性违约事件发生,市场上也主要是资质好、评级高的企业在发债。然而,随着近年来信用债市场的迅速扩容,信用违约苗头已然初现。
从2011年上半年的上海申虹、云投集团信用风险事件,到7月城投债恐慌性抛售、9月起山东海龙评级连续被降,到2012年初中小企业集合债也曝出信用风险事件,市场对信用违约风险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交易商协会研究人士指出,信用违约风险是债务资本市场发展的一面镜子和一把标尺。不经过信用违约风险的磨炼,我国的债务资本市场永远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成熟。市场主体需要在经历和应对信用违约风险的过程中,得以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而相关部门有必要与时俱进,逐步修正对信用违约“零容忍”的监管文化。
部分业内人士担忧首例违约事件可能造成市场集体恐慌,甚或影响到整个信用债市场的稳定。宏源证券高级分析师何一峰建议,可以在经济出现好转的情况下,采用类似希腊债务减记的办法,允许债券部分违约,由地方政府和投资人分别承担一部分损失,并由此逐步过渡到全面市场化的违约。
允许信用违约事件发生并不是鼓励违约,也不是纵容人为的恶意违约。市场的正常运行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驾护航。而系统地制定和健全市场运行规则、维护和促进金融稳定也正是金融监管的重要职责。
建立市场化的信用风险监管制度,首先要健全信息披露制度。高占军指出,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信息披露框架,从产品的发行、上市流通到登记托管和结算都有相应的部门提出信息披露要求,但未来仍需在完善交易商的信息披露制度、把握信息披露的差异化与度、推动评级行业发展、共享企业与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方面进行改善。
其次,要积极推进偿债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这是保证市场有效性的重要内容。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破产清算的法律法规,保障债权人利益。
此次山东海龙事件还涉及到海龙公司与主承销商恒丰银行有多重合作关系、海龙擅自变更募集资金用于偿还恒丰银行贷款等违规细节,建议加强市场监管执法的力度,同时通过提高违规成本,遏制当地政府越俎代庖干预市场的行为,推进信用债的市场化进程。(完)
上一篇:信用债今年以来表现领先 有望延续涨势
下一篇:牛市条件不足 利率产品投资仍需稳中求进
投资亮点 1、公司和中信信托组建中新资源积极向上游拓展:公司与中信信托共同出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