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绩下滑是裁员直接原因,王传福还有更多麻烦在前
□ 财新《新世纪》记者 梁冬梅 | 文
liangdongmei.blog.caixin.cn
“简直像是‘白色恐怖’。”一位接受财新《新世纪》采访的前比亚迪人事部员工语气夸张地说。
这位前员工最近回比亚迪找老同事,“不到五分钟时间,你会看到慌乱的目光和提醒:快点离开吧,这是一个敏感时刻,领导随时可能过来检查”。
所谓敏感时刻,8月29日晚一位名叫“雅鲁藏”的网友在微博上爆料:“2011年8月29日,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所有营销部立即解散,限定9月30日前全部寻找生路,就这么突然被辞职了,突然想到了夏总离开的原因。”进一步的传言称,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裁员比例高达70%。
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助理李云飞随后在微博上回应称,“只是销售公司正常的人事调动,营销部没有撤销,也没有解散。人员调动只是为了更好地提升销售服务水平,提高内外部工作效率。”
事实上,自2010年底开始,这种“人事调动”已经展开,当年招聘的1700多名毕业生被劝退和分流,其中销售部门有900人之多,公司内部因而有“史上最悲催的10届”说法。不过由于是分批进行,外部影响并不大。
比亚迪并未官方说明此次调整的范围和人数,相关传言是2700人的销售公司将被裁掉800人。多位比亚迪内部人士向财新《新世纪》记者透露,内部通报称销售公司目前2600人左右,这次要减掉980人,比例为37%。
“这只是第一轮,后面可能还有第二轮。”一位已在比亚迪工作四年的员工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部门经理告知他要在9月30日之前离职时说,“这次裁掉的是你们,下次可能就是我自己”。
按比亚迪官方的“分流”说法,这980人将大多被安排至第十一事业部(公交、大巴事业部)及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工资待遇势必明显下降,且要走内部招聘程序,相当多的员工恐不得不就此离开。上述熟悉比亚迪人力资源事务的人士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这是比亚迪一向的做法:用分流或劝退的方式规避法律规定的裁员补偿。
奇迹缔造者与受害者
有比亚迪汽车内部员工分析此次“裁员”的直接原因称,“夏总走了之后,新总经理未能顶住上层的压力”。
与此可呼应的是,“裁员风波”一周前,比亚迪(002594.SZ)刚刚发布半年报:上半年整车销售22万辆,同比下降23%;汽车业务销售收入102.8亿元,同比下降25%;净利润2.75亿元,同比下降88.6%。比亚迪将利润暴跌归因为汽车销量下降、竞争激烈以及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
显然,大幅减员分流是比亚迪在遭遇汽车销售下滑危机时,对之前激进销售扩张的一次矫枉过正式的反应。但没有人会乐观到相信,激进的减员增效能就此挽救比亚迪的汽车业务。
8月5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夏治冰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副总裁兼销售公司总经理职务。夏治冰1998年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毕业后加入比亚迪,2004年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力排众议进军汽车,并不看好这一业务的夏治冰被任命为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翌年升任总经理,是比亚迪奇迹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带领比亚迪汽车仅用四年时间,即由第一辆车下线迈入百万俱乐部,2008、2009年连续两年实现翻番,2009年销量达到40万辆,坐上中国车市第六和自主品牌第一把交椅。
2010年初,比亚迪将当年目标定在了80万辆这个再翻一番的新高度。为此,夏治冰推行扩张性渠道战略,其经销商数量从2008年的600多家增至1200家左右,并在2008年分网销售改革的基础上,将原有的A1、A2两个销售网络扩至四个网络。比亚迪曾解释称,实行分网销售可有效扩大经销商规模,有利于经销商集中资源销售特定车型,提升经销商在细分市场的专业性和竞争能力。但独立汽车分析师钟师指出,分网销售的目的只有两个,一是通过畅销车搭配中高级车、老车型搭配新车型,要求经销商搭配提车,借此将比亚迪不太畅销的车型也一起卖出去;二是收取更多加盟保证金和经销商车款。
“这种情况在市场尚好时问题不大,一旦市场下滑,经销商就不愿为此付出代价。”钟师说。
当年,在中国汽车市场继续高歌猛进的大环境下,比亚迪火箭却一头栽了下来。为了实现连续翻番的高目标,比亚迪不断增加经销商的月度销售任务,向经销商大肆压货,结果不堪库存和资金压力的经销商陆续出现退网现象,当年销售仅完成52万辆。
夏治冰离职后曾对经销商道歉说,“由于我个人的急功近利,误导了公司及销售团队??我要求过高,团队压力过大后管理渠道用力太猛,伤害了经销商朋友。”
事实证明,被急功近利伤害的不仅是经销商,也包括在大扩张中规模迅速膨胀起来的销售公司员工。2009年和2010年,是比亚迪的招聘高峰年,分别扩招了1000名和1700名左右的应届毕业生。今年年初,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员工数曾高达4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