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就上次您投诉的出租车拒载一事,我想带着司机向您当面道个歉。”电话那端,是北京某大型出租汽车公司的一位管理人员。 投诉后接到这样一个电话,有些出乎意料。事起某个雨天下午,笔者打车去4公里外的医院——“去不了!”摇上车窗,司机扬长而去。记下车牌号,笔者第一次拨打了北京市交通委的投诉热线。 按北京市交通委的规定,投诉后5个工作日内,涉事出租车公司将给予反馈;一旦投诉确立,15个工作日内给出处理结果。投诉得到了反馈、而且是在规定时间内的反馈,看来有关部门真下了功夫,可谓是一项进步。在互联网搜索“北京市交通委、拒载”等关键字后,跳出的新闻基本与交通委采取各项措施整治拒载有关,隔三差五就会出现。 罚款、停运、列入黑名单……处罚不可谓不严厉,然而拒载为何屡禁不止? 表面上看,是乘客怕麻烦不愿维权或认为投诉无效,导致出租车司机对拒载产生侥幸心理;深层次看,拒载现象折射出出租车行业管理的漏洞和特许经营制度的弊端。 以北京市为例,作为一种交通服务,目前出租车需求远大于市场供给。在当前的特许经营制度下,市场为实现供需平衡,市场进行自我调节并形成两种衍生现象:一是自发增加车辆供给,产生非法营运车(黑车);二是自发提高服务价格,产生讲价业务或者拒载、挑活儿等行业乱象。 频繁拒载,加重了乘客“打车难”。对此,有关部门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涨价。在出租车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出租车驾驶员职业吸引力下降、出租车运营压力逐年增加的形势下,去年5月北京市出租车调价方案获得通过。调价后的一段时间,的确提高了驾驶员收入,起到了适度调节结构性矛盾、改善高峰时段供需关系等效果。然而好景不长,调价的效力随着时间推移、消费者适应度提高而迅速衰减,人们发现打车还是很难,甚至越来越难。 如今取消补贴后的打车软件,已经成为出租车司机挑活儿的有力工具。在路上经常看见出租车亮起“空车”标志,面对招手拦车并不停下 ——其实,他们是在奔向“更好的活儿”的路上。 体制性问题不解决,市场的杠杆调节作用始终有限,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决定性”更是难以实现。现状是,出租车司机每天仍要向公司交纳一笔不菲的“份儿钱”;拒载、挑活儿,能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更高收入,而且风险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大;加之道德约束力有限,抵不过经济利益的诱惑,出租车司机何乐不为? 对于投诉的处理结果,笔者仍在等待。对于出租车运营如何更规范、公共服务如何更到位、改革的探索如何更“给力”,人们仍在等待。
上一篇:新规制经济学:助力垄断监管
下一篇:“新丝绸之路”拓宽中亚战略
投资亮点 1.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2011年度,公司荣获2011年河南省省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