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6月11日,央行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央行的报告可知,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以及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后的重要几步。日前,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就这几步的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张超研究员,以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张家瑞教授。 利率市场化:“组合拳”之一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报告》的利率市场化部分中提到了大额存单,您如何看待大额存单出现的意义? 张超:大额存单是利率市场化的最后几步之一,利率市场化只差临门一脚,即放开小额存款的浮动限制,预计将在年内实现。央行力推大额存单的目的,在于实现批发性存款定价的自主化,此行为在市场的预期之内,从5月底时已经有关于大额存单即将推出的预期,央行并未否认,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大额存单产品的推出,背后有监管层的意图。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未来利率市场化完成后,请问还需要哪些配套政策措施? 张家瑞:利率市场化以及后续的汇率市场化,其根本目的在于向国际市场推出人民币,提供以人民币计价的产品,这是组合拳。未来利率市场化的最终完成,为汇率市场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人民币资产的基础定价机制非市场化,那就难以在世界上和其他资产做市场化定价与交易,因此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是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利率市场化完成了,下一看点将是人民币国际化,如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等。目前人民币在国际上使用仍然不够方便,很多时候仍然需要美元作为桥梁来过渡。 人民币国际化:走自己的改革路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报告》指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已经在稳步推进中,请问如何防范热钱流动、部分机构看空中国等各类风险? 张超:从实际情况看来,国际资本对于中国的冲击并不是很剧烈,相反,中国资本对于国际市场冲击很剧烈,如果实现了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就不存在热钱与非热钱的区别。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也给我们提出新的课题:预期管理。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后,最重要的是对中国经济预期的引导,防范负面预期对我国经济和货币的打击。同时,只要我们按照已有的既定步伐,稳步推进体制改革,释放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动力,就不需要过度关心和解读别国对我国经济的判断。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具体而言,我国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革? 张家瑞:就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我国改革的当务之急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过去我国经济依靠劳动力成本和融资成本低廉的优势快速、粗放的增长,目前已经形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和企业资产负债表失衡。调结构、去产能、修复资产负债表,这三项改革是我国经济能够持续发展和重新站上高速增长的必要条件。不如此,依靠传统的财政扩张和货币刺激是无法解决经济增长下滑问题的。 而改革的具体措施,我认为应该重点考虑以下一些方面:首先是停止对僵尸企业的输血。打破目前国有企业刚性兑付,我认为是金融市场完善和迈向真正市场化的关键一步。对资不抵债的企业实施破产清算或资产重组,这是快速去杠杆的关键,虽对金融市场造成冲击,但是却避免了风险累积酿成金融危机。 其次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促进制造业升级。我国服务业占GDP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制造业生产效率也处于落后的水平。服务业的发展曾经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但是直到最近几年几项重要的改革措施才促进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一是营业税改增值税促进了分工深化,二是工商登记便利化。而我国当前推出制造业2025计划,也是促进我国制造业升级的一种努力。 最后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推进利率市场化表面上看是央行取消存款利率上限,但其实质是金融市场的全面改革,提高金融参与者自主定价的能力。我国金融市场存在政府干预和扭曲的地方还较多,这些遗留问题都需要解决。例如,央行前段时间取消债券上市审批,改为事后监管就是一项积极的改革措施。
上一篇:是开始不是结束: 金融资产成为国民新宠
下一篇:澳零关税食品的“威力”有多大?
投资亮点 1.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2011年度,公司荣获2011年河南省省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