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近日,水利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利专项规划》编制情况,提出京津冀地区的发展以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为“刚性约束”,要因水制宜、量水发展。 水资源短缺,已经越来越普遍地成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如果说一些地区所面临的水短缺,还或多或少受到自身资源禀赋的影响,那么,近年来一些曾经的天然“水乡”却也面临水环境的严峻困扰,便不能不发人深省了。 节水治水,要从岸上找办法。近两年,不少地区开始实施“河长制”,即由地方政府有关负责人担任辖区内河流的“河长”,负责督导相关部门协调水问题,处理水纠纷,进行水环境综合整治。在这一制度的带动下,一些与水相关的指标有好转趋势。但仅靠“河长们”来治理水环境,空间相对有限,若要深挖治水潜力,仍需依靠市场。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完善鼓励企业创新、调动企业节水降耗积极性的长效激励机制,建立对“河长”治水的长效考核机制,形成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长效监督机制,会使当前来之不易的成绩得到保持并巩固。 面对我国极不均衡的水资源分布现状,经济社会发展既要因水制宜、量水而行,也要主动有为、尽力而为。归根到底,就是要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使其与水资源实现最优化的匹配,推动水资源高效利用。人口聚集过快,城市布局不合理,水利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得不到重视——这些因素往往与资源禀赋无关,却最终成为缺水的关键。 如何进一步提升水资源承载力?李克强总理日前在2014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的一番话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随着总量扩大,尤其是服务业发展迅速,经济增长的就业容量扩大了,对波动的容忍度也提高了。”这提示我们,产业布局不合理会降低水资源承载能力,但通过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完善生产力空间布局,进而有效提升水资源承载能力,可以扩大水环境容量,这样才能真正走上良性循环。 回到水资源问题上,地区之间的水利基础设施、污水处理标准和能力皆不相同,且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发挥地区间的合力?此外,一个辖区内尚且“九龙治水”,跨行政区域的水资源配置,又如何才能更加高效?形成这两个“合力”,并不容易。
上一篇:经济下行压力源自哪里?
下一篇:唐钧:政府主管的养老服务不妨多接地气
投资亮点 1.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2011年度,公司荣获2011年河南省省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