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近年来,从“大裤衩”到“小蛮腰”,各色地标式钢结构建筑在我国不时出现。钢结构建筑环保、节能、高效,也便于工业化生产。在国际上,钢结构建筑非常普及,在我国建筑领域的应用也日渐成熟,并被业界视为建筑产业化升级的一个主要方向。 但是,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同为设计独到的钢结构奥运场馆,鸟巢在削减了原计划1/3的用钢量之后,其用钢量仍为伦敦碗的10倍。“此钢结构”非“彼钢结构”,令人深思。 目前我国业内鲜有统一适用的标准。标准不统一,市场难对接。拿一座钢结构桥梁来说,住建部负责制定市政桥梁标准,交通部负责制定公路桥梁标准,原铁道部负责制定铁道桥梁标准。如果建设项目涉及几个部门的标准,不仅成本增加,也难以衡量该工程的真正价值和外部性,那么也只有用简单的企业效益或产出值来计算。 与发展日新月异的钢结构建筑不同,钢结构企业目前仍处在单打独斗、寻求产业升级趋势的摸索期。没有统一标准,即便有工业化设计和产业链合作的理念,很多钢结构建筑也还是绕不开粗放式发展的惯性。优化设计和合理用料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让位于加大投资、提高收入的现实目标,这无疑偏离了钢结构节能、降耗、优化空间、低碳发展等一系列初衷。 先发展后治理,标准的制定与完善难以跟上发展的速度,这与很多领域的情况颇为相似。市场分割、多头管理、低效运行,行业无标准或多标准的情况越来越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这成为建立国内统一市场的掣肘。传统落后的生产模式虽然积累了一定实力,但成为阻碍新兴产业的力量,严重制约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 标准有时是话语权的象征。在FDD-LET发展比较成熟的国际通讯市场上,我国仍在强力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LET标准,无非就是要以此为基础打入国际市场。在对外承包工程领域,后“入场”的我国,如果不将施工标准与国际市场通行标准对接,承揽项目就可能举步维艰。 对于国内市场也是如此,各方标准不愿对接,谁也不想放弃话语权,但却造成了市场的“小散乱”,缺乏国际竞争力。有远见的企业会坚持探索创新,并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以便未来掌握更多话语权和主动权。但是,若想解决由来已久的市场分割问题,光靠企业一己之力还远远不够。 要实现钢结构建筑专业化、标准化、配套化,将建筑变成像积木一样可以现场装配的流水线产品,涉及到跨部门、跨领域的产业链融合与协作,这有可能是改变我国现有工业体系的“颠覆性”尝试。要实现这些目标,首先就要统一标准,并不断加以完善。看来,要打破条块分割的市场,不妨让标准先行一步。
上一篇:“银保新规”能否杜绝“存款变保单”乱象?
下一篇:稳增长政策或不会是匆忙的
投资亮点 1.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2011年度,公司荣获2011年河南省省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