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南京市前不久宣布降低份钱,迅速成为公众关注焦点。但仔细一看,政府停收出租公司每车每年1万元的“出租车经营权使用费”,出租公司少收每位司机每年2400~9600元的份钱,而出租车则加收乘客“返空费”——竟然是乘客为“改革”买了单! 无论司机还是公司,最终挣的都是乘客的钱。本来是企业或行业内部利益分配的调节,结果却变成一场面向乘客的涨价。 国内很多大城市,出租车行业似乎都走到了十字路口。等待它们的,或许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困局和变局:一方面,打车难、服务差,乘客和司机矛盾激化;另一方面,物价涨、份子高、收入降,出租车司机与出租车企业的矛盾也在激化。最近,呈星火燎原之势的打车软件和专车,又让这个针扎不进的垄断行业面临强大外部竞争压力。 事实上,公众对于出租车行业的改革方向早已形成共识: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引入公开、透明、精细的管理体制。过去一年里,引起巨大争议的打车软件和专车这两条“鲶鱼”,将出租车市场彻底搅浑。又恰逢改革春风吹遍神州,公众对这个行业积弊的讨论甚至声讨,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然而,期待中的“实质性动作”,却迟迟没有到来。 “出租车经营权使用费”是当前出租车行业“特许经营”、形成垄断的体制基础。政府如果连这个都能“让”,就相当于把特许经营权无偿授予出租车企业。如果政府可以“让”出本该用于各类社会公益事业的财政收入,而出租车企业则拿着无偿获得的垄断资质,空手套白狼——那么,这一模式存在的合理、合法性基础就彻底丧失了。这出“戏”唱得并不高明。 没有这一出,很多人可能还想不到,在南京这样一座二线城市,每辆出租车每月份钱居然超过了6000元。而2014年该市在岗职工月平均收入刚突破5000元。一个出租车司机,要先养活这么一个“人”,剩下的钱,才是自己赚的。事实上,在多数城市都是如此,一出门就欠别人一大笔钱的心情必然不爽,赶上刮风下雨堵车,这笔钱怕是就还不上了。爽快的“原住民”早已不是出租车司机的主流。对于那些远离妻儿进城务工就为了挣点“辛苦钱”的人,如何让他们不拒载、不挑活、服务好? 为什么对乘客可以涨价、连政府的收益都可以“让”出来,而出租车公司的份钱却不能降?这个行业到底能不能清楚、确切地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份钱怎么定?第二,份钱怎么花?都说是依据“成本”,但“成本”究竟几何?能不能列出明细,拿出清单,然后与出租车司机们签订详细的合同,而不是“一包了之”?从来就没有算清楚过,从来就没有合理的解释。糊涂账永远不能服人,公众只能认为,不是算不清楚,而是不想算清楚。如果不想算清楚,一切“建设性意见”都变得苍白无力。 特许经营也许不是问题的关键,专车上路也许确实不那么合适,甚至涨不涨价都不是根本……在政府、出租车企业、出租车司机、乘客四方中,出租车企业最终成为胜者通吃的赢家,这才是“可恨”、可怕之处。如何才能让出租车行业的坚冰一点点融化?公众期待一个合理的解释。
上一篇:引领新常态要有新状态
下一篇:“一签多行”政策调整对香港影响几何
投资亮点 1.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2011年度,公司荣获2011年河南省省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