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资本市场方位 锻造“国之重器”
历经20余年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完成了历史性的跨越。她从最初的“老八股”一步步发展成为规模体量世界第二、基础性制度较为完备、体系架构多层的大市场,她正一步步从新兴走向繁荣,又从繁荣走向成熟。
专家认为,锻造“国之重器”,资本市场大有可为,要挂牢服务实体经济之“锚”,做大居民财富管理之“池”,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之底线,充分发挥宏观经济“晴雨表”、创业创新“孵化器”、并购重组“助推器”功能,助力“大国崛起”,稳健、快速地迈向新的起点。
勇担重任力促经济转型升级
全球大国发展的历史表明,金融博弈定乾坤,资本市场发展的深度、广度和速度决定了一个国家从大国向强国嬗变的轨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要尽快建立完善成熟而富有竞争力的资本市场,才能和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中国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可以说,当前资本市场面临难得机遇:实体经济稳定增长奠定根基,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提供平台,居民财富积累和储蓄率较高、社会保障建设和国际化趋势提供资金来源。
早年中国资本市场曾经为国企改革做出巨大贡献,但现在中国已崛起成为世界最大贸易体、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已突破8000美元。中国资本市场正面临着新的使命和责任,即完成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因此,中国资本市场要为大国崛起服务。诸多国家的历史发展证明,一国经济能否成功转型升级,往往取决于其资源配置效率,而资本市场作为最重要的资源配置场所,是中国经济转型重要的突破口。
“资本市场是配置资本性资源的市场,它的内涵丰富、机理复杂、覆盖面广,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王国刚认为,在中国金融改革发展中,“去杠杆”、“控风险”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发展,满足企业对资本性资金和中长期资金的需求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发展,优化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效率也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发展。因此,发挥资本市场在配置金融资源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具有客观必然性。
具体来说,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的践行者,资本市场对于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在“调结构”与“国际化”两个方面大有可为。中国要获取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借助强大的资本市场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资本市场将承担起配置市场资源、引导产业升级、提升公司治理、推动跨国合作的重任。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资本市场还要把握全球新兴产业崛起、全球资本加快重新配置、全球贸易分工和要素资源重新组合的关键机遇期,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并购重组,支持消费、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
以创业板为例,在创业板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九成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占七成以上,公司平均研发强度超过5%,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成立七年来,创业板累计为企业融资6000多亿元,有效发挥了对创新创业活动的输血作用,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发挥优势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锻造“国之重器”,资本市场要锚定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发挥服务微观实体经济的天然优势,支持创新性、高风险高回报企业融资需求,弥补间接融资短板。
首先,资本市场要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在于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撑,以金融之血养实体之躯。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业内人士指出,在稳定市场和防范风险基础上,资本市场从实体经济内在需求出发,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切实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引导要素流动、促进创新创业的积极作用。
权威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首发和再融资合计1.50万亿元(不含定向增发资产认购5464亿元),增长45.18%,其中,248家企业首次公开发行(IPO)融资1634亿元,IPO家数创近五年来新高。2016年末,A股上市公司突破3000家,沪深股票市场总市值为50.8万亿元(折合7.3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27.3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二。公司债券方面,稳妥推进交易所债券市场改革发展,丰富债券品种,全年公司债券发行3.17万亿元,增长47%。其中,非金融企业发行2.63万亿元,占公司债券的83%。
其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还体现在对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持。比如,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并购重组为“一带一路”建设的落地生根提供最为直接和便捷的路径。
公开信息显示,2016年中国三家交易所竞购巴基斯坦交易所部分股权,近期上交所与哈萨克斯坦有关部门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投资建设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此前,上交所、中金所与德交所集团合资在法兰克福成立中欧交易所。目前,中国已有963家上市公司参与“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2家证券公司在沿线国家设立子公司。
此外,有金融企业高管提出,真正要使金融反哺实业,政策上首先要解决资本市场改革的问题。目前资本市场体系还是“倒金字塔”式的,塔尖的交易所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市场相对完善,塔底的区域性场外市场、券商柜台场外市场发展比较薄弱。此外,证券发行主要实行行政核准制,注册制改革尚未正式启动。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表示,资本市场要投入更多资源到实体企业中,服务实体经济也需要好的公司,这意味着未来监管可能会更加强调上市公司的质量。
业内人士指出,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要不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严把IPO关口,防止病从口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严格落实退市制度,净化市场生态。
破旧立新奏响改革发展强音
中国资本市场肇始于新兴加转轨的土壤,改革、发展、创新是永恒的主题。事实上,我国资本市场是在不断破旧立新的改革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日渐成熟的,未来资本市场将沿着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轨道稳步前行。
改革的第一重点是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从“倒金字塔”走向“正金字塔”。经过多年探索,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初具规模,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应看到,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仍处在“新兴加转轨”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程度不高,直接融资比重偏低,市场层次、结构和基础设施不完善等,这就需要规范发展区域性场外市场、券商柜台场外市场,以帮助解决更多基础层面企业的融资和改制需求,为高层次市场提供储备;加快发展新三板市场,明确分层、转板等政策措施,缓解“千军万马”涌向IPO的压力;稳步发展交易所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市场,丰富内部层次,设置差异化上市条件。
同时,要大力发展各类机构投资者,推动养老体系改革与资本市场发展良性互动。多渠道引导境内外长期资金投资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壮大专业机构投资者队伍,完善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是监管层的一项长期工作任务。下一阶段,还需要依法规范和拓展各类资金的入市渠道,继续加快推动各类长期资金入市,发展长期机构投资者,维护和巩固资本市场良好发展势头,努力推动各类长期资金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发展。
此外,加快推进对外开放也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领域。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的开通及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A股迎来了开放的新时代,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按照总体部署推进,非常主动。与很多新兴市场的开放不同,我国不仅对发达市场开放,也对新兴市场开放。我国资本市场不仅能引进来,还能走出去,这形成了独特优势。
“双向开放是加快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选择。”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表示,目前内地资本市场规模及交易活跃程度接近或达到欧美主要市场水平,但成熟度不足,需要通过开放市场,引入境外投资主体及发行主体,完善市场服务功能,提升资金配置的效率,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改革逻辑将推动资本市场变大变强,但这不意味着股票指数及个股价格只涨不跌,股市运行有其自身规律,投资者应秉持敬畏市场之心理性投资。只有监管者、投资者、中介机构、上市公司等市场主体走向成熟,才能推进整个资本市场的成熟。
上一篇:警惕“一边倒”和“喊口号”
更多"锚定资本市场方位 锻造“国之重器”"...的相关新闻
>> 上市公司减持新玩法:借道大宗交易 | >> 锚定资本市场方位 锻造“国之重器” |
>> 警惕“一边倒”和“喊口号” | >> 香港筹建创新板带来的启迪 |
>> 创业板反攻号角或许已经吹响 | >> 哪些风险会成为A股市场的“灰犀牛” |
>> 哪些风险有可能成为A股市场的“灰犀 | >> 业绩变脸频现究竟是什么问题 |
>> 如何才能做到不易被套? | >> 你手中的股票会闪崩吗?高度警惕三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