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持新规下大宗交易商犯难 新招试行“保饭碗”
减持新规在全面封堵住资本市场制度套利的同时,也让一部分相关从业者重新考虑 “如何端好这个饭碗”。“527减持新政后,以前的模式行不通了,空有很多资源,现在业务基本都停了,几乎是半失业状态。”北京一位大宗交易(接盘方)从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减持新规后,除定增基金外,“受伤”较重的另一类业务便是大宗交易。新规后大宗交易商们多方寻找对策,一部分大宗交易商选择暂时作壁上观,静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也有一部分大宗交易商通过“代持”、“对赌”等形式继续寻求机会。
不过,由于实力更为强大的券商的进入,大宗交易商们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几乎是同样的业务,大宗交易商的收费则要比券商贵不少。
资金方犯难
减持新规下,控股股东、大股东(5%以上)、原始股东、上市公司董监高及认购非公开发行股东受到了减持新规的高压限制,其中一项便是大股东或特定股东采取大宗交易方式,在任意连续90个自然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同时,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也不能转让其受让的股份。
这个规定,对现有的大宗交易从业模式而言,不啻是一个摧毁式的打击。
“之前的模式是机构从客户那儿折价拿到股份,然后通过约定方式减持,获得价差收入。现在就必须要拿6个月,首先要占用6个月的资金成本,同时6个月后的行情是什么样,是无法预知的。”某券商的产品经理认为。
由于受让方需要6个月后才能转让,意味着原来市场中用来做过桥的资金占用超过半年,无疑资金成本及风险都大幅加大,接盘方的意愿变得极低。
“目前没有想到特别好的策略。”上述北京大宗交易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大部分接盘方面临的一个共同困境是,原有的模式难以为继,“减持新规出来之前我们也跟股东谈了一个,但是新政后就没法继续做了。根据量的程度,以前还能赚个1-2个点,现在完全不能操作了。”
原有模式是,股东给予大宗交易接盘方一定折扣,一般在92~98折区间内,接盘方拿到股票以后,短时间内在二级市场上出货。但是,在减持新规下,大宗交易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能转让,这种折价受让并短期内在通过二级市场套利的机会被堵死。
“以前的模式,比如受让方在二级市场1亿元的规模能做到20亿元甚至30亿元的规模。其实就是因为反复做,来回滚,受让方没有卖出的限制。比如说我们今天接完1亿元,短时间内出售了,资金马上就回来了。无论低开还是如何,我们就出去了,就是赚个短期的差价,不会持有1周甚至是2周的时间。”他进一步说道。
而实施减持新规后,资金没有办法像此前那样来回滚动,可能1亿元能接一个项目,然后放半年,无人可以预料半年之后的行情,无形之中便抬高了大宗交易的准入门槛,大大小小的资金方犯了难。
“首先我们的资金成本也得考虑了;第二是6个月之后行情不一定,大股东的接盘成本也提高了。”该北京大宗交易从业人士坦言。
面对减持新规,现在大宗交易方主要有两种做法:一是直接减持,实施新规后由于要承担6个月的市场波动风险,因此对接盘方来说会要求比以前更低的折扣,甚至6~7折的都有;二是代持,即把股票交给大宗交易机构持有,然后获得资金,到期支付费用,这也是目前很多大宗交易机构的一个主流策略。
考虑引入“对赌”
对大宗交易商来说,即便是拿到了股票,六个月之后的减持也是个麻烦事。
因为如果在二级市场直接减持,一旦行情刚好下跌,那很可能是越卖越跌;即便行情不悲观,因为卖出的数量特别大,会影响到二级市场的秩序,也由于冲击成本高,损失了相当的利润。
面对减持新规,以及减持新规下的种种困难,有一种券商提供的减持服务便大行其道,以帮助客户平稳有序地减持。即通过大宗交易买入标的证券,90日内卖给券商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也就是说一年内可累计减持8%,证券公司的身份是减持中介。
在该做法下,券商在大宗交易6个月内开始卖出,客户可以在6个月内选择合适的时机卖出,中间过程双方可以约定卖出策略,卖出后与大宗交易金额进行比较,多退少补。这个过程中所有收益、亏损都属于客户。
“其实券商就是起到金融中介的作用。”上述券商的产品经理也表示,其实这个业务一直都有,但是新规之后就更加派上用场,客户的需求也是暴增,通过大宗交易过户至券商,客户能一次性获得流动性资金。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模式下券商先通过大宗交易买入,再通过二级市场卖出。客户与券商签署协议后可以随时提出卖出要求,通常需要预付一定比例的结算准备金。
“一般情况下,绝大部分的股票都可以去做,区别在于结算准备金会有所不同。”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标的下跌,其实是起到了抗跌的作用,这是一种变相的对赌方式。
“其实我们也想尝试对赌,不过一直没有实施。举例说,比如我有一亿元要减持,筹码是九折接过来。以前是大宗交易商打保证金给客户,现在就是要要求客户向大宗交易商打20%的保证金,相当于是七折拿到了筹码。对赌下,持有6个月之后,如果筹码的价格下跌,那就用保证金补偿,即多退少补。如果6个月之后有利润,我们会做一个分成,亏损的话,给大宗交易商以固定成本。”上述北京大宗交易人士透露。
虽然减持新规严格限制了大股东等的减持,但是减持的需求仍然存在。特别是到年底,企业需要做账,这个时候若面临资金的需求,大股东减持股份的需求比较强烈,需求也很急。
对于大宗交易商拿到筹码后的无序卖出,券商的做法便要理性得多。据悉,一些券商会通过衍生部门进行程序化交易减持,每日的交易近千笔,并且卖出的操作较为隐蔽,冲击成本小。
下一篇:没有了
更多"减持新规下大宗交易商犯难 新招试行“保饭碗”"...的相关新闻
>> 减持新规下大宗交易商犯难 新招试行 | >> 股权质押风险攀升 大股东解困奇招频 |
>> 衡量A股的另一面镜子 | >> 从不同新高股看股市发展趋势 |
>> 从题材定价转向估值定价 | >> 周期股估值波动规律 |
>> 业绩“明增暗降”背后:收益持续性待 | >> 进入蓝筹估值溢价期 |
>> 高风险未必对应高收益 | >> 数据看雄安 去伪存真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