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保险股之所以吸引我关注,核心是因为保险股有可能拥有双击的机会,资产端的改善,和负债(销售端)的改善。当然根据我当下的调研,我发现负债端(销售)的改善很难见到。
但思考保险股的思路其实就是我当下寻找标的很重要的一个思路,我希望在这个阶段,能寻找到对经济复苏足够有弹性的方向,这样如果经济复苏真的能兑现,这样的方向就会非常值得投资。
比如我前期挖掘互联网和高教板块,就是用的这样的思路。
互联网和高教板块都受益于经济复苏,但他们又不仅仅受益于经济复苏,他们还受益于行业政策的改善,以及港股市场整体估值的修复,这些公司核心是有三重逻辑的。
更为重要的是,这三重逻辑互为关联。如果政策端希望经济复苏,就一定会改善各行各业的政策环境,帮助各行各业恢复信心,类似于互联网,高教这种并不在政策严格限制内的行业,政策改善是一定会伴随经济复苏出现的。
而港股,作为中国资产的离岸市场,他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就是中国经济的状况,一旦中国经济复苏,海外资金就会加大对港股的配置。
所以一个经济复苏,对应在这些行业公司头上是三重逻辑,这也是近期这些板块走势非常强劲的原因。
这里可以做一个对比,对一些消费股来说,经济复苏只改善一重逻辑,就是改善行业的需求,带来更多的收入,对比这种有三重逻辑的行业,一重逻辑的行业配置价值其实低了不少,消费股这轮涨幅就是远远落后于互联网的,这也是我对于消费股态度一直不是很积极的原因。
我坚定的认为,在市场的底部区域,我们应该去寻找多重逻辑受益的行业和公司,去博弈未来出现改善后更大的弹性。
除了上面讲到的受益于政策改善和经济复苏逻辑的方向。我还有个类似的思考,今天也可以和大家做个分享。
一个类似的思考
我认为前些年面对疫情冲击,供给侧有出清的方向,面对经济复苏时同样有望贡献出比较大的弹性。
简单来说,某个行业里很多公司都因为疫情或者经济不好彻底破产了,歇业了,一旦经济复苏,行业需求复苏,剩下的公司可以拿到更多的市场份额,赚到更多钱。或者说,拥有更好的竞争环境,享受到更好的毛利率。
说实话这样的行业非常非常难找,因为前些年比较惨烈的行业大多是消费和服务业。
这两个行业的特点都是资产不重,虽然行业下行,行业里公司很难赚钱,但由于资产不重,也不会破产,顶多裁员过多,或者静默过冬,春天一来,大家立马恢复元气重新干,供给很难出清。
这里有一个例外是酒店板块,酒店板块由于资产比较重,在疫情期间有一定的供给出清,但A股对此认知也很充分,很多连锁酒店公司股价早都在疫情之前的水平了,侧面反映的就是这样的供给侧出清的逻辑。
我仔细挖掘了很久,我觉得还有一个可能比较靠谱的是类似于梯媒这种户外广告行业,这个行业也属于资产比较重的和消费关联度高的行业。疫情期间很多行业内小公司都出现了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哪怕是行业老二新潮传媒也在持续收缩,行业的竞争格局持续在好转,这个也体现在行业的租金成本上,这两年多租点位的租金成本是持续下滑的。
而且这两年影院媒体更是惨烈,电影院由于票房极低,映前广告根本卖不出去,从事相关行业的很多企业都是大幅收缩,没有继续租赁影院点位...
另外不少分析师认为,航空业也有供给侧出清的逻辑,航空公司过去三年普遍没有增长太多运力;也有不少分析师认为电影院也有这样的逻辑,电影院资产也不轻,很多电影院都在疫情期间破产。
但我对航空和影院的需求恢复速度有一定怀疑,而且这两个行业供给增加的速度也不会慢,比如三大航去年都发了购买飞机的定增预案,供给增长其实就在路上,这里可能要详细测算并跟踪行业供给和需求的变化情况。
上一篇:三大资产遭遇滑铁卢 春节过后有转机?
下一篇:屠宰和肉制品业航母,摇摇欲坠?
投资亮点 1.新冠检测概念,又是熟悉的转折+缺口的模式,最近疫情又出现反复,并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