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楼市拐了,真拐了——近段时日,关于拐点的讨论很集中。既有楼市拐点是否已现的意见纷殊,也有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面临拐点的大势研判。科学厘清拐点讨论背后的逻辑,重要而紧迫。 先说楼市。进入新世纪,国内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近10年更是高位运行。在这个过程中,对楼市有无泡沫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今年以来,至少从统计数据上看,火热多年的楼市闪烁降温苗头,并在业内外出现了深度调整预期。于是,“楼市拐点论”一跃而出,持此见者大有人在,驳此论者亦为数不少。 对楼市拐点,不应遽下结论。在房地产这个特殊市场,什么是拐点,判断标准又有哪些,目前尚无公认结论。因此,一定程度上讲,与其说是业内外就拐点进行争论,还不如说是大家对中国经济需要怎样的房地产市场进行探讨。 继续盼涨也好,深度看空也罢,或许都不会否认这样两个“最大公约数”:其一,进入发展新阶段、探索发展新模式的中国经济,势必不会给房地产“虚火”留下太多空间。今后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将更充分地体现“控水源,祛虚火,远盲动”。其二,区别对待、分类调控的思路,将会得到进一步践行。这就决定了,国内不同地区的楼市,不太可能“齐步走”,而是将以不同样貌给政策制定者提出个性化命题。 如果不反对如上两点,那么,回过头来再去观察楼市拐点讨论,就会生发一番新体悟。其实,楼市走向之所以广受关注,正是因为其事牵多方:从横向上看,楼市与数十个产业息息相关,是冷还是热,效果截然不同。从纵向上看,楼市与我国城市化进程关系密切,甚至直接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此,国务院领导同志数年前的一番论述,今天仍值得仔细体会:“释放城镇化带来的内需潜力,就不能抬高城镇化过程中人口转移的门槛。这几年,我们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现实需要,也是为了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至于受阻。”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在我国又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代表。就本质而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农业生产率提高、土地供给刚性等源于农村自身的“推力”,固然是重要一环,但来自于城市的“拉力”,如收入增加、收益预期、工作和生活条件改善等,也不可或缺。而且,诸多“拉力”中,最重要的是“迁移成本与收益比较”。在保障房不能于短时间内充分覆盖的背景下,又有多少人会否认,持续高企且大大超过农民工购买力的房价,不是横亘在他们进城时的“一座大山”呢? 以此回看统计部门提出的“农民工拐点”,又能发现些新启示:农民工进城是一个历史过程,来不得“硬推”。高昂的城市生活成本,仅凭一己之力难以解决的住房问题,都有可能使他们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出现“虚假的城镇化”。 对当下闪现的拐点,要密切关注;对关乎长远的拐点,也要心中有数。比如,库兹涅兹曲线中的环境改善拐点,产业微笑曲线中的附加值拐点,都值得各方长期跟踪。(财股网编辑时评)
上一篇:混合所有制改革,怎样混合?
下一篇:如何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
投资亮点 1.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2011年度,公司荣获2011年河南省省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