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昨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题为《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的文章,这是继去年5月20日、今年1月4日后,权威人士就经济发展问题第三次发声。就此,记者采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和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胡敏。两位学者认为,权威人士采访中释放了开局首季经济信号,面对目前的经济形势要主动应对,最重要的是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
“退一步”为了“进两步”:
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和V型,而是L型
“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对此,一定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权威人士表示,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在新常态下,我们最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新动力、形成新结构,这意味着分化越快越好。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胡敏表示,虽然新常态背景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胡敏认为,尽管1到4月份经济指标回升,但是正如权威人士所言“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李义平认为,现阶段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只有调整好结构才能更好的发展。而结构调整不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原因主要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所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政策“避免一惊一乍”:
稳预期的关键是稳政策,不能摇来摆去
近年来,对于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期不是很稳定,乐观情绪与悲观论调并存。人民日报记者向权威人士提问“应当如何引导好社会心理预期的情况?”。权威人士表示,稳预期的关键是稳政策,不能摇来摆去。要善于进行政策沟通,加强前瞻性引导,提高透明度,说清政策目的和涵义,减少误读空间,及时纠偏,避免一惊一乍,不搞“半夜鸡叫”。
李义平谈到,权威人士指出的“明确的政策信号是稳预期的关键”,是如何让大家将发展信心转化为发展动力。地方政府和企业要认清经济发展的形势,主动调研并调整发展思路。我们的目光不能停留在具体工作层面,还应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深入原理层面进行思考和总结。胡敏认为,政策波动大就会影响下一步的预期,要加大宏观调控政策力度稳增长,夯实基础影响市场。
三次强调“去杠杆”: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
在文章中,权威人士三次提到了去杠杆的问题。“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权威人士强调,当前最重要的是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
胡敏表示,负债率过高或者增速过快不仅推高全社会经济负担、经济成本,更主要的是大大降低了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负利率过高迫使消费者会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使得实体经济得不到增长。高的负利率水平势必会迫使人们从银行取出现金,加大仓储成本,严重时甚至引起经济安全的不稳定。虽然中国整体负债率不算高,但增速过快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绝不能因为负债率不高而对增速过快掉以轻心。要扭转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严重失衡就必须通过去杠杆的手段来实现。
上一篇:中国每年消耗16万吨抗生素 你摄入了多少
下一篇:避免再次出现下岗潮:去产能后 人往哪去
投资亮点 1. 公司主要产品为UPS,系综合利用电力电子、计算机、网络、嵌入式软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