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作为城市看不见的“生命线”,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正在各地加速推进。一些省份主动试点并积极出台相关规划的同时,也遭遇着缺钱、特别是缺长期、低成本资金的“烦恼”。面对“里子”工程的建设重任,数万亿投资缺口怎么破?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城市地下管线探测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我国城市仅供水、排水、燃气、供热4类市政地下管线长度已超过148万公里。如果按照综合管廊的设计模式,将这几种管道设计为一体,建设管廊长度约为37万公里左右,在不计算拆迁等成本的情况下,所需资金就将近4万亿元。
“地下综合管廊投资量大、回报周期长,入廊管线大多具有公益性。作为新生事物,地下综合管廊在使用过程中的责、权、利还缺乏有效制衡和匹配机制,导致社会各方的投融资积极性不是很高。”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执行副会长李吉平在近日召开的中国新型城镇化投融资论坛暨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研讨会上说。
按照财政部公布的数据,中央财政计划三年内投入102亿元以上引导地方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试点,拉动社会资本投资约176亿元,地方政府投资70亿元。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当前地方财政普遍面临较大的支出压力,而真正参与地下管廊建设的民营企业却不多。
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曾明确提出,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贴、贷款贴息等形式,鼓励社会资本组建项目公司,参与到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当中来。
“很多民间资本不愿意投资管廊建设是担心投资回报率低,甚至难以收回投资。”李吉平认为,要想获得长期稳定的建设资金,需要打出一套“组合拳”,包括制定统一的政策法规、形成合理收费机制、推广PPP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加入等。为增加各方的投融资积极性,可对参与地下管廊建设与生产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来提高投资回报率。
专家普遍认为,吸引民资能否成行,关键还在于保证管线入廊和缴纳入廊费,以及通过一定的财政补贴建立合理费用分担机制,实现社会资本投入后的合理收益。
“能否获得持续、稳定、足额的经营收入是金融机构向综合管廊项目提供融资的重要考察要求。”李吉平建议,明确有偿使用方式,形成合理收费机制,提高管线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将大大增加管廊项目获得融资的机会。
按照计划,2016年我国将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表示:“下一步,合理编制城市地下综合管网规划、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将是各城市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重要抓手。”(完)
上一篇:“五一”小长假期间加班费怎么算?
下一篇:蹊跷的环京楼市熔断:五证不全遭查封?房价太高逼降温?
投资亮点 1.公司修订章程中利润分配等条款,在公司当年实现盈利、现金流满足公司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