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近日,银监会《关于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的通知》明确,调整币种口径,只对人民币业务实施存贷比监管考核;计算存贷比分子(贷款)时扣除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等6项;计算分母(存款)时增加大额可转让存单等两项。 分子减少,分母增加,执行19年之久的存贷比硬约束事实性放松。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学者表示,此次存贷比“松扣”,作为货币政策“微刺激”第三波,有助于释放流动性,定向助力实体经济,也为金融系统市场化改革奠定基础。 存贷比调整势在必行 存贷比调整,呼声已久。1995年颁行的《商业银行法》规定,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近20年来,作为主要的商业银行监管指标之一,存贷比在确保银行流动性、维护银行体系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央行进行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辅助手段。然而,随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经营模式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存贷比监管也出现了覆盖面不够,风险敏感性不足,难以全面反映银行流动性风险等问题。 “显然,目前存贷比的约束效果大打折扣,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信贷扩张。”一位业内专家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分析表示,近年来的信贷扩张显著,一方面是由于银行通过理财或同业融资等方式投放了大量表外贷款;另一方面银行贷款资金来源除了一般性存款外,更多的还有包括同业存款和债券等在内的负债来源。而这些正是影子银行产生的主要原因,极易酿成新的风险隐患。 事实上,在很多专家看来,存贷比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流动性指标。民族证券的陈伟表示,由于存贷比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存款和贷款的流动性特点,导致反映金融市场流动性变化时有偏差,引发风险。以去年“钱荒”为例,部分银行表面上存贷比达标,但由于其在同业资金运作方面短借长投,不断通过滚动短期融资投向较长期限的类信贷资产,导致不少银行难以应对金融市场流动性变化。 “75%存贷比考核,容易造成存款高息竞争,甚至引起违规,从而诱发金融风险。”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金融机构往往通过高息揽存以达到监管的要求,增加了金融机构内在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从而使金融风险不断产生和积聚。 与此同时,推动存款快速增长的外汇占款驱动因素也正在减弱。一直以来,外汇占款是改善存贷比指标的关键因素,存贷比监管对金融机构过度信贷有约束作用。但随着当前人民币双向波动扩大,经济下行压力和房地产价格调整,新增外汇占款出现明显下降。央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386.65亿元,创9个月内新低,较4月的1169亿元下降67%。“中长期来看,存贷比是外汇占款高速增长时期的产物,现在外汇占款趋势性下降,应当适当调整。”民生证券研究院宏观研究员朱振鑫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说。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公开表示,可在考虑保持资金稳定性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存贷比分子分母的结构,使商业银行更加适应当前市场的变化,适应资产负债结构多元化的变化,适当增加资金的有效供给,盘活存量。
上一篇:“十三五”:能源规划更重统筹
下一篇:货币政策半年报:定向发力 微刺激显成效
投资亮点 1.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2011年度,公司荣获2011年河南省省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