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活服务消费如何“回补”,会有哪些改变?
“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既是中央对稳经济提出的要求,也是服务消费行业从业者恢复发展的着力点。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服务消费形成明显抑制,使疫情期间我国生活服务消费总量出现大幅下滑。在服务消费需求被抑制的背景下,疫情期间我国生活服务业商户的经营也普遍面临一些实际的困难。
不过从消费需求来看,居民对未来消费充满信心。美团研究院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54.9%的被调查者未来的消费信心为5分(即满分),只有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1分和2分,疫情对居民服务消费信心的影响非常有限。
疫情后存在回补性消费需求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51%的被调查者回答会按照自己的需求节奏来,不会受到疫情的影响;21.5%的被调查者回答“心有余悸,减少到人流密集场所的消费”;13.4%的被调查者选择“收入减少,没钱消费”;8.7%的被调查者选择“疫情期间憋坏了,把没有消费的补回来”,即有回补性消费计划。
从年龄分布看,40岁以下人群中有补偿性消费计划的占比高于其在总体样本中的占比,40岁以下人群回补性消费的意愿较高。40岁以上人群中有补偿性消费计划的占比低于其在总体样本中的占比,回补性消费意愿较低。
从收入分布看,收入为6000-15000元的群体中有补偿性消费计划的占比高于其在总体样本中的占比,回补性消费意愿较高。而收入为2000-6000元的群体中有补偿性消费计划的占比低于其在总体样本中的占比,回补性消费意愿较低。
从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过后的消费情况来看,住宿和餐饮业在2003年的三季度(16.9%)、四季度(14.3)增速大幅高于二季度(7.4%),也明显高于一季度(11.0%),存在回补性消费,批发和零售业2003年二季度增速(10.3%)快于一季度(8.3%),三季度的增速进一步攀升到13.8%,也存在一定的回补性消费。
回补性消费有哪些制约因素
从2003年“非典”过后我国生活服务消费的经验看,我国旅游、餐饮等领域存在一定的消费回补空间。不过,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与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期间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诸多不同之处。目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更高,线上服务消费对服务消费下滑产生了一定的对冲效应。
具体来看,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接近高收入国家的下沿,为服务消费增长奠定了基础。同时我国居民对未来经济发展与消费增长的信心度较高。
从重点领域来看,餐饮和住宿、健康医疗、出行等领域存在消费回补的可能性。不过,由于服务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和不可存储性,生活服务消费不仅取决于消费意愿,而且与收入、时间、供给接待能力、消费心理等密切相关。
一是疫情期间很多行业无法正常运转,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的收入没有保障,制约生活服务消费回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13.4%的消费者选择了“收入减少、没钱消费”这一选项。
二是消费时间。旅游、教育培训等生活服务具有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消费回补需要“额外”的时间来保证。
三是供给能力。由于生活服务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由于服务空间的有限性,生活服务业商户难以同时接纳更多消费者,导致无法消费,这需要有效匹配需求和供给的时间、空间,最大化利用生活服务业商户的服务供给能力。
四是“心理”因素影响。疫情使得消费者害怕与人群密切接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21.5%的消费者选择了“心有余悸,减少到人流密集场所的消费”这一选项,疫情过后消费者需要健康、放心的消费环境。
生活服务消费将呈现哪些新趋势?
疫情对我国生活服务消费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有些影响可能会固化为新习惯、形成新趋势。
一是从服务消费结构来看,疫情过后,线下的刚需消费,如餐饮等将在短期内恢复,休闲娱乐、电影等线下消费次之,境外游的恢复速度最慢。
疫情期间,消费者服务消费主要以线上为主,疫情过后,线下的刚需消费,如餐饮等将在短期内恢复,休闲娱乐、电影、体检等健康服务、国内游、郊区游等线下消费次之。受境外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境外游预计仍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受疫情影响,健康类服务消费的占比预计会提升。
1.餐饮、外卖仍是刚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最为看重。餐饮、外卖作为生活服务领域刚需,将在疫情结束后快速复苏。疫情影响了消费习惯,价格不再是消费者最关注的因素,取而代之是“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成为消费者选择餐厅时考虑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这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但这也说明消费者对放心就餐、安心消费越来越重视。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要求未来餐饮商户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健康、卫生,同时更加注重顾客的堂食体验,包括食材的新鲜以及追踪溯源、用餐环境的改善、服务水平的提升、厨房加工透明化、制作安全、配送安全等。
2.本地生活休闲娱乐类领域服务消费在疫情过后恢复较快,仅次于餐饮,但消费者预算可能减少。问卷调查显示,休闲娱乐、电影、体检等健康服务、国内游、郊区游等线下消费是疫情过后排在餐饮之后的重要服务消费,预计疫情结束后将迎来较大幅度的反弹。
3.健康类消费占比将提升。调查显示,活得健康、有品质成为消费者的新消费方式,而这些观念在疫情期间再次得到加强。调查显示,疫情后首选体检、健身等健康服务的消费者的比例为20.7%,位列旅游、美容美甲、教育培训等行业之前。
4.旅游类消费恢复周期长,但占比提升,国内游、郊区游在疫情结束有望逐步得到恢复,境外游恢复最慢。旅游行业受疫情冲击大,且恢复周期长。国内游、郊区游有望在疫情结束后逐步得到恢复,但仍处于生活服务消费恢复较晚的领域。境外游的恢复速度最慢。
尽管旅游行业的恢复周期较长,但是消费者下半年的旅游预算有所提升。受到疫情期间长时间居家隔离的影响,消费者对疫情后去自然风光类景区更为青睐。85.3%的消费者选择疫情后去自然景区,占比第一,预计疫情结束后自然风光类景区将迎来较快恢复。
二是从服务消费场景来看,线上化率将进一步提升,线上服务消费人群将进一步扩大。
1.线上消费趋势将延续到疫情后,服务线上化率将进一步提升。疫情期的大部分消费活动只能通过线上完成,尤其是生鲜和外卖。但是疫情期的线上化更像是一种被动的选择,当疫情结束后,线上化趋势是否会继续持续?从调研结果来看,疫情让消费者的餐饮需求更多地搬到了线上,体会到了线上服务的便利性,习惯养成后的消费者在疫情结束后也将会继续使用外卖、线上买菜等服务,餐饮的线上化率将进一步提升。
2.疫情进一步扩大线上服务消费群体。疫情让一些没有接触过线上消费的中老年群体也开始尝试线上服务。在选择疫情期通过线上购物完成蔬菜、生鲜购买的群体中,36.7%的消费者的年龄为31-40岁,占比第一;22.2%的消费者的年龄为26-30岁;20.5%的消费者的年龄为40岁及以上。疫情期间的刚性需求客观上改变了用户行为,线上生鲜购买不再是“互联网原住民”年轻人的专属,也成了一些中老年人的新选择,疫情结束后这些用户仍有很大可能继续进行线上服务消费。
三是从服务消费方式来看,到家场景无接触配送盛行,到店场景预约制得到发展。
经过此次疫情,减少人员接触成为短期内消费者的关注点,也催生了服务消费方式的迭代更新。对于到家服务,无接触配送可以减少面对面接触带来的健康风险;对于到店服务,预约制可以减少店面人员聚集,有序安排服务。
1.无接触或少接触配送有望成为持续发展的到家服务方式。疫情期间健康安全方面的需求催生“无接触服务”,无接触服务打破了传统的基于面对面接触的服务方式,为服务消费新模式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
2.预约制或将成为中长期到店服务新方式。预约制此前多见于博物馆、景点等需要限流的地方,在一些生活服务业如美甲、美容等行业也有应用,但并非消费者的主流消费行为。疫情让消费者更多使用预约制。这些习惯都将深刻影响疫情后的生活服务消费,预约制或将成为生活服务业中长期到店服务的新方式,促使商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对店内环境、客流等的把控性增强,这会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服务体验。
(作者来有为是美团研究院院长,霍景东、王敏、尤越等对本文亦有贡献)
下一篇:国内的粮食能自给自足么?机构解析2020疫情影响粮食安全问题
更多"我国生活服务消费如何“回补”,会有哪些改变?"...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金科股份(000656)
投资亮点 1.2020年,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四位一体协同发展战略为导向,坚持高质量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