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专家认为,央行设立MLF的目的除了补充中期流动性,更希望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行。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张洽棠 11月6日,央行公布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首次披露了中期借贷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MLF)。9月和10月,央行通过中期借贷便利向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大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分别投放基础货币5000亿元和2695亿元,期限均为3个月,利率为3.5%。 从SLF(常备借贷便利)到PSL(抵押补充贷款)再到MLF,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屡创新招,过去那种类似于SLO(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漫灌式调控已经很少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定向与定时调控的新方式。银河证券债券分析师黄斌辉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央行设立MLF的目的除了补充中期流动性,更希望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行。 相关专家也表示,MLF作为央行引导中期利率下行的“一对一”的结构化调控工具,兼具数量和价格型调控的双重功效,有利于央行货币政策框架由数量型向价格型、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过渡。 中期借贷便利起到了补充流动性缺口的作用 9月和10月,央行通过MLF向不同类型银行累计投放基础货币5000亿元和2695亿元,期限均为3个月,利率为3.5%。MLF是央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象为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采取质押方式发放,并需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 央行报告指出,MLF在提供流动性的同时发挥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引导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增长。在外汇占款渠道投放基础货币出现阶段性放缓的情况下,中期借贷便利起到了补充流动性缺口的作用,有利于保持中性适度的流动性水平。 据央行数据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SLF累计为3400亿元,第二、三季度SLF为0,而第三季度PSL为1万亿元,MLF为5000亿元。 为何第三季度需要新创MLF而非用以前的SLF?民族证券分析师高谦认为,此次新创设的MLF与SLF相比,区别在于期限拉长为3个月。其创设的背景为正回购利率经三次下调后,资金大量囤积在银行间市场,信贷活动却并未见显著增长,而中长端无风险利率的“跑步”下行引发利率债市场调整行情,市场对中长端利率走势逐渐出现分歧。此时选择更长期限的MLF,一方面是向银行提供期限较长的资金支持,以促进银行信贷投放;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在引导短端利率走势后,转而走向中期,这种期限的拉长,可以理解为货币政策价格工具的力度在逐渐加码。 黄斌辉则认为,SLF主要为了补充流动性,而MLF和PSL在补充流动性的同时叠加了引导中期利率、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行等政策意图,三季度新创MLF而不用SLF,也说明了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在货币政策目标中的权重上升。 对于MLF的横空出世,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博士后熊启跃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MLF兼具数量和价格型调控的双重功效,为央行引导中期利率提供了新的工具,通过“一对一”的结构化调控,有利于当前引导中期利率下行,也有利于央行货币政策框架由数量型向价格型、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过渡。
上一篇:一周宏观述评:从亚太自贸区到北京“APEC蓝”
下一篇:中国400多亿元减费“礼包”释放出什么信号?
投资亮点 1.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2011年度,公司荣获2011年河南省省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