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宏观审慎:全面降息降准言之尚早 不少业内专家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际上,央行一系列货币工具的使用,可以看成是降息周期展开的一个信号。”赵庆明说。海通证券也分析表示,降息仍有一定空间,货币宽松仍可期待。 然而央行态度却依旧审慎。近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货币和金融委员会在谈及货币政策时说道,“中国政府将继续以审慎的政策立场,开展信贷和宏观审慎政策,来确保资金、信贷和社会融资的合理增长,同时将流动性维持在合理水平。” 一方面,宽松不当容易引发副作用。民生宏观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临经济下行,银行对私营部门信用收缩严重,释放足够的流动性宽松压低流动性溢价冲抵信用溢价是合理的方式,但降准、降息等大招又恐扭曲市场预期,引发公共部门过快加杠杆。 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大水漫灌”对中国经济结构性调整、抑制过剩产能有害无益。德意志银行研报指出,降息将会对所有未偿还银行贷款作出重新定价,降低欠债企业的利息负担。但大部分未偿还贷款集中在制造、运输、房地产、批零和电力等旧行业,其中许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比如钢铁、水泥、煤炭等。“全面、不加区分的宽松政策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下降、延缓去产能的过程。” 由此可见,四季度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基调下,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尤其是回购利率、PSL等价格型主导的微调政策,压低市场利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在定向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国家行政学院进修部副主任陈炳才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要进行专款专用专项检查,跟踪检测和监督措施亟需跟进。 在财政税收政策和货币信贷政策配合方面,温信祥指出,要做到到位不错位、补位不缺位。避免货币信贷政策在经济景气和疲软时都承担主要作用,得不到喘息调整化解机会。在经济不景气时期要更多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把过去的欠账补上,为将来培育活力。
上一篇:9月CPI继续走低 工业通缩压力增大
下一篇:央行缩减千亿美元外汇储备 减肥容易巩固难
投资亮点 1.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2011年度,公司荣获2011年河南省省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