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纾解难题: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是关键 央行频频发力,社会融资规模适度、融资结构优化,融资成本却依旧高居不下。 “今年年初以来,融资成本高引起了中央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有关金融管理部门也采取定向降准、降低正回购利率等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赵庆明表示。 愿景虽美好,现实并不佳。原因何在? 一方面,正回购利率属于短期利率,调降短期利率能否带动中长期利率下行尚且未知。由于银行缺乏稳定充裕的中长期资金来源,如果中长期利率高企,对期限较长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投资影响较大。 另一方面,尽管货币信贷总量宽松,但政策传导过程存在障碍,货币政策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被减弱,资金并没有完全顺畅地流入小微企业、“三农”等目标领域。 央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温信祥前不久就撰文指出,前期项目再融资挤占了当期融资资源。再看其他融资渠道情况,2013年银行理财到期4.7万亿元,信托到期5.16万亿元,企业债券到期2.03万亿元,到期偿还占发行比重分别为103.65%、82.84%、55.16%,借新还旧压力很大。相当一部分融入资金被用于接续偿付无法产生现金流的低效存量融资,并不能对实体经济产生拉动作用。 李慧勇也认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企业犹如“黑洞”,对资金需求呈现刚性,压挤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的信贷空间,抬高其融资成本。与此同时,实体经济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回落,迫于对不良贷款率上升的忧虑,对中小企业惧贷、惜贷心理加重,因而变相提高了贷款门槛。
上一篇:9月CPI继续走低 工业通缩压力增大
下一篇:央行缩减千亿美元外汇储备 减肥容易巩固难
投资亮点 1.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2011年度,公司荣获2011年河南省省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