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国资改革:PE不容错过的“盛宴”(2)
宋绍奎
1、把握机遇 伴随国资改革将产生巨大的投资市场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国资改革”始终是社会各界热议不断的话题。而进入2014年,中央及地方政府也是举措连连,相关职能部门关于国资改革的操作方案已经逐步厘清并加以细化,陆续尝试加速推进,市场各方对此寄予厚望。
例如,2013年末,“全国深化改革小组”正式成立,让市场看到了中央政府推动国资改革的决心。而在过去几个月间,“全国深化改革小组”已经连续召开三次会议,国务院也陆续明晰了国企改革的方向及路径,指出进一步开放的行业领域、运作模式等细化方案,为各地政府推进区域性国资改革明确方向。
5月20日,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发展改革委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对国资改革提出“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有序推进电信、电力、石油、天然气行业改革”等更具体的操作方向。
在地方上,继上海市提出国资改革20条之后,重庆、广东、天津等地纷纷针对国资改革提出相应的方案和设想,格力集团、上海文广等也先后公告实施改革举措。目前多数省市都已将国资改革列为本年度核心工作内容之一,下半年各地政府预计将根据上海、广州等地改革方案陆续推出适合当地发展的改革方案。
面对这样的形势,投中研究院认为,未来5~10年伴随着国资改革的持续推进,将逐步酝酿产生庞大体量的投资市场。对于PE机构而言,这意味着众多的投资机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阻碍民间资本的因素仍然很强劲,如在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上,还没有比较有效的统一解决方案;对国资管理部门及国有企业的管理层依赖过高等。而步入2014下半年,整体经济环境所面临的稳增长压力越来越大,部分政府部门有可能减少在改革方面的精力,因此国资改革下的投资机遇还存在很多变数,期待后续的不断探索和尝试。
展望未来,投中研究院认为,未来国资管理的改善,需从建立市场化有效机制入手,给予国资之外的其他股东相应的投票权和参与权,而不仅仅是引入民营资本而已。这是因为,从资本体量看,民营资本跟国有资本无法相提并论,在绝大多数国有企业中不可能获得主要控制权,只能沦为财务投资者角色。这样就无法有效利用民营资本在机制上、思维上的灵活性,违背了引入民营资本的初衷,同时也让大量PE机构游离于国资改革市场之外。
2、解读误区 混合不是目的而是操作方式
国资改革涉及各方面工作较多,但核心两项任务主要包括:其一,加快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其二,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这两项任务相辅相成,惟有逐步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并建立相应国有资产管理平台,才能有效地推进混合所有制建设,否则“为混合而混合”只是空中楼阁,不接地气,最终留存一堆半拉子改革工程而已。
一般来讲,国有企业有三大责任,即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而国有企业通过可持续的、优良的业绩回报以提高全民福利,是其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最佳途径,这也是国有资本管理的目标所在,更应成为下一步深化国资改革的重中之重。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存在一种意识误区,即为了实现混合所有制架构而推动的“混合”。在行政干预下,混合操作可以较快完成,但后续未能实现激发企业活力的初衷,在企业盈利未能有效改善的情况下,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均受伤害。投中研究院认为,在这种环境下PE很难愿意参与其中,故而那些市场化意识较强的上海、江苏、广东等东部省市更容易获得PE机构的关注。
中国建材的经验十分可贵,值得借鉴。其通过公平合理定价,为民企老板保留部分股权,把民企老总聘为职业经理人,分别解决了企业关系、产权制度和职业经理人等核心问题,奠定了中国建材在产权和混合方面的制度基础和实现路径。依托于中国建材的大平台,通过不断能整合江苏、福建、四川等地龙头企业,将原本微弱的国有资本变身成为中国建材行业的巨无霸,实现了多方共赢。
值的一提的是,在中国建材现有股权架构中,国有资本仅占1/3,用少量的国有资本撬动大量的社会资本,实现了以小博大,完成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民营企业共同成长。投中研究院认为,未来3~5年,在地方政府支持下,部分区域性竞争力较强的国有企业将通过内部引入民资扩股,外部吸收民营资产等方式逐步形成一大批区域型竞争龙头,部分晋身全国性行业龙头企业。
另外,过去一年来,国资委及各地政府从理论到实践,提出诸多改革路径,抛出众多混合方案,基于各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各地政府也因地制宜推出更加务实的“混合”计划,如此市场化的作法着实让市场各方期待。这些“混合”计划的核心主要就是“放权”,即将更多资产推向资本市场,逐步减少行政部门对企业运营的参与。总体来看,其大致有几种类型:一是整体/部分上市,即推动国企集团整体上市,或者将原先未上市的资产进行整合,打包置入上市主体当中。二是发展投资基金,即转让部分股权汇集国有资本,建立一批国资委直接控制的产业投资母基金,吸引各种社会资本形成的私募投资基金服务当地市场。三是改造未上市企业,即把未上市企业的部分股权转给民营资本甚至是外资。四是开放服务领域,即在政府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部分开放垄断性保护屏障,吸收民营资本涉入。
投中研究院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参考,截至今年年底,多数省市都将提出地方性混合解决方案,限于当地条件,部分地区的具体推进步伐可能会在明后年有实质启动。
3、找准切入点 PE参与国资改革的七大模式
综合我国目前国资改革的情况,投中研究院认为,未来3~5年将是PE深度涉入国资改革的关键时期。而比较适合切入的方向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与当地政府产业发展方向一致的行业;管理机制相对灵活且隐形资产较大的竞争类行业;管理层相对稳定的企业。从地域分布来看,在国资改革的大背景下,大规模并购重组稍后将在一线城市进一步推广,并在二三线城市逐步酝酿试点。此外,从企业类别看,限于繁杂的审批流程,市属国企在此轮浪潮中将承担主要参与角色,省属国企次之,而央企的动作将呈现个性化特点,较难批量开展。
投中研究院总结了目前PE参与国资改革的七大模式,而未来的实践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创作。
下一篇:小应用撬动浩瀚的资本市场
更多"新一轮国资改革:PE不容错过的“盛宴”(2)"...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风神股份(600469)
投资亮点 1.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2011年度,公司荣获2011年河南省省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