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煤制气的经济账:盈利好,不确定性多 2013年,可谓是煤制气的“开闸之年”,共有15个煤制气项目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批复,此前冷滞的煤制气产业如今热闹喧嚣,煤电企业、石化企业甚至是外围房地产企业等都涌入了煤制气大军。 虽然从“环保账”上来看,发展煤制气并不划算。但如果算算“经济账”,将煤变成气不失为煤炭企业在煤炭价格低迷、天然气大规模应用背景下一条不错的出路。“以目前的煤炭价格来看,煤制气的出厂价在1.5元/立方米左右,介于国产气和进口气之间,是有利可图的。”卓创资讯天然气分析师王晓坤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去年7月对全国天然气门站价格的调整,全国天然气平均门站价格由1.69元/立方米提高到1.95元/立方米。如果未来存量气进一步调整到位,国内天然气价格仍将呈上涨趋势。由此看来,煤制气似乎“钱程”似锦。 但煤制气项目的初期投入也不可小觑,一个40亿方的煤制气项目,总投资将达到250亿元左右,而且近两年,煤炭行情低迷,煤炭企业利润严重缩水,许多煤制气项目还面临比较大的融资问题。 “事实上,煤制气的盈利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天然气价格和煤炭价格走势是影响煤制气盈利状况的主要因素。”王晓坤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助理郭焦锋的测算,从煤制气项目经济性看,煤炭价格上涨10%,内部收益率降低0.62%;天然气价格降低10%,内部收益率降低2.78%。 因此,受访专家均认为,目前企业看好煤制气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与煤炭市场清淡、煤炭价格处于低谷有关,但是,未来煤炭价格走势仍有许多不确定性。因此,煤制气项目要想具备持续的盈利能力,关键是做深做长产业链,实现煤制气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设产业规模下限:避免遍地开花 “禁止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规模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和年产100万吨及以下规模的煤制油项目、没有列入国家示范的项目,严禁地方擅自违规立项建设。”这是国家能源局的公告中明确的“两大禁令”。 刘毅军认为,此举主要是便于碳排放和水资源利用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避免出现小项目“遍地开花”、产能质量低下的问题。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相关人士的认同:“总之,适度发展是国家目前对于煤化工项目的大原则。” 而对于20亿立方米的“红线”,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近两年获得审批的煤制气项目基本规模都在40亿立方米或以上。当然一旦“红线”确定,对今后投资煤化工的企业的各方面实力都将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即使是国家设立了产业规模下限,有了更严格的指标控制,煤炭企业还是会加速布局煤化工尤其是煤制气,毕竟这是目前煤炭企业产业转型最好的路径。”王晓坤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富集煤矿与水资源,毗邻着一片耕地,一个新的煤化工项目在4月底刚刚拿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路条”,将在几年之内建成。这个项目是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投新集”)和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国投新集煤制气项目部提供的资料显示,杨村煤制气项目规划年产天然气40亿立方米,总投资240多亿元。 而身为老煤炭企业的国投新集,2013年实现煤炭主营业务收入72.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9亿元,降幅为13.10%。2014年前两个季度库存仍居高不下,利润仍下滑不止,企业亏损面仍在扩大。“把不受欢迎的煤炭,转变成清洁紧俏的天然气是公司产业转型必须走出的路。”这是国投新集不止一次的公开表态。
上一篇:中国新能源汽车“新政”将产生重大影响
下一篇:专家:四因素致铁矿石市场中国因素依然强劲
投资亮点 1.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2011年度,公司荣获2011年河南省省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