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近期收购了华润万东、上械集团等大企业的上市公司——鱼跃医疗,在十几年前,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康复护理小型医疗设备民营企业。目前,国内医疗器械高端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被GE、西门子、飞利浦和柯达几大国际巨头牢牢控制,因此,鱼跃医疗的“蛇吞象”显得很抢眼。这家公司的发展模式——“先建立销售能力、临床能力、市场能力,等这个台子搭好了以后,再积累技术,技术一出来,就能变成现金流,最后再建立生产设施”,既出于现实需要,也在客观上反映出民营企业“夹缝中求生存”的些许无奈。 对此,一位在上海某医药基地打拼多年的药企老总深有同感:“做企业时,首先得忘掉自己是个科学家。如果一开始就砸钱做研发,今天我们企业就会死在这里。”研发出来,还要建厂,通过各级论证,拿到国家批文,科技成果才能最终实现产业化。“这里面任何一步走不过去,企业就死掉了。” 当前,生物产业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的销售额每5年翻一番,年增长率高达30%,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倍。但是,产业化仍然是个艰巨命题。市场和技术,先推进哪个,产学研资的思路并不一致。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跨越过程,需要平台设计线路、扫清障碍,同时企业要找准方向,研究与资本要提供动力,哪个环节都不能缺位。 在我国,每年有大量重大专题项目放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由于缺乏明确的产业化目标,企业的参与深度一直不够,科技和产业“两张皮”问题仍未得到根治。 一定程度上讲,企业家更了解市场,要想推动某一领域的产业化进程,至少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成规模;二是替代性。当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供需都有强烈的对接欲望,那么,这个产业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当某些新技术代替了传统技术,并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那么,新的产业形态就自然而然地诞生了。 苗圃里面长不出森林,产业最终要和资本结合。仍以生物产业为例,其高投入、高风险等特征,让该行业绝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难以承受。相对于如火如荼的生物产业基地建设来说,提高投资效率依然是其产业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瓶颈。从这个意义上讲,孵化器的意义不是在于“盖楼圈地”,更不在于争取财政补贴和享受税收优惠,而在于优选一批成熟度高的项目,加快产业化,重点推动关键技术的创新,做成通用共享平台。 不过,近年来风险投资对一些前沿技术难以做出准确判断,这使得生物企业的产业化研发不能及时获得资本助推。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激励政策和支持平台就显得更为重要。 说到底,生物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也是相关领域科研体系的市场化过程,市场与政府,一个都不能少。一方面,要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这其中的关键是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加强宏观统筹和基本制度建设,为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提供良好保障。
上一篇:VC/PE退出引燃全球引燃全球IPO热潮
下一篇:补贴或将重启LED照明迎“良性”价格战
投资亮点 1.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2011年度,公司荣获2011年河南省省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