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理财“鏖战”升级
互联网金融已成为时下最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面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高收益率冲击,传统银行相继推出T+0理财产品,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机构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
专家认为,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提升了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但高收益并不会始终持续,应当警惕投机、监管标准不明确等隐形风险。一些专家表示,互联网理财产品和传统金融机构并非“水火不容”,可以通过良性合作进行优势互补,提升金融普惠性。
银行“类余额宝”产品频出 与互联网打响客户争夺战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攻城略地,2月28日,民生银行直销银行正式对外推出“如意宝”,对接货币型基金,1分钱即可投资、申购无限额、时时支取、日日复利等特点让银行理财产品彻底“接了地气儿”。上线以来,7日年化收益率一度达到6%以上。
银行“类余额宝”产品层出不穷,工行的“现金宝”、中行的“活期宝”、交行与易方达基金联合推出的“实时提现”……对接货币型基金,起存门槛较低、随时存取的特点让这些产品基本具备了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所有优势,主要用于为银行客户提供活期理财的增值服务。有分析指出,这些产品的推出让动辄拥有数万网点、数以亿计客户群的传统银行具备极强的客户争夺实力。
除了理财产品,银行还加紧扩充互联网的线上实力。中国兴业银行建立的“钱大掌柜”面向中国三、四线城市乃至农村地区的投资者,利用线下网点覆盖优势,建立起网上网下全覆盖的综合理财平台。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肇勇认为,随着利率市场化逐步深入,银行业一定会进行大规模反击,届时互联网金融产品会受到更为激烈的竞争。
然而在传统银行不断发力互联网金融的背后,却是银行活期存款不断流失的尴尬现状。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1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存款锐减9402亿元,创近六年同期新高。
此外,中国农业银行发布报告显示,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速创近10年来新低,其中,企业存款减少了2.44万亿元。报告称,企业存款下降或由于部分企业存款转向互联网金融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业内人士指出,传统银行的担心不无道理,存款为立行之本,银行害怕自己成为单纯的资金进出通道,为互联网金融产品“做嫁衣。”
互联网、传统银行难分伯仲 竞争激烈抢滩银行存款
易观国际咨询公司高级分析师张萌认为,以货币基金为主要投资标的的“余额宝们”飞速发展,对银行的资产、负债以及中间业务产生一定影响。“虽然互联网理财对传统金融造成一定冲击,但更多表现在产品设计、服务意识和营销模式的创新”张萌说,“从市场规模来看,互联网金融还尚未达到撼动传统银行业地位的程度。”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何德旭说:“互联网金融存在着迫切的资产和发展需求,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需求旺盛,从侧面也反映出传统金融行业的制肘。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极大地促进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
专家认为,以四大行为首的大银行网点众多,揽储能力较强,揽储成本较低,而中小银行缺乏有效的资金来源,需要协议存款来保证自身的资金支持,是否接受协议存款取决于市场资金链松紧。
“互联网金融最值得肯定的是渠道创新,它将小额资金汇集到资金池里进行低风险投资,确实起到良好的增值作用。”吉林大学商学院应用金融系教授董竹说。“但如果只是渠道创新,对银行冲击力度有限。”
银行在高端客户和三四线城市的投资群体中仍占据资源优势。天弘基金发布的余额宝用户的各项数据显示,用户人均持有金额4307元,其中18-35岁的用户占82.8%,50岁以上人数仅占2.3%,江苏、广东、浙江三省用户就已占用户总数近三分之一。
尽管如此,董竹等专家仍肯定了互联网金融产品所发挥的“鲶鱼”效应。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促进了利率市场化发展。“银行生命在于流动性,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大规模资金挪动,将迫使一直作为卖方市场的银行压缩经营利润,提高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倒逼银行转型升级。专家认为,用互联网思维包装自身、提高复合投资者的服务意识、改进及创新产品和增值服务,互联网金融为银行带来很大启示。
竞争扩展金融普惠性 两者并非“水火不容”
互联网金融行业并非高枕无忧。互联网企业在进入专业化的金融领域过程中,是否能够有效进行合理内控,防止风险放大值得关注。业内人士指出,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并不取决于互联网企业的经营控制,而是由券商和基金从业人员进行操作。一旦未来基金市场出现亏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依然会转嫁给互联网企业。
“传统金融机构监管严格,但对于互联网金融,特别是P2P等创新型产品而言,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相匹配。在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基础上,必须加强风险监管。”张萌说。
整体看来,互联网金融产品很大程度上对接传统金融机构。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跃文表示,在互联网产品出现之前,在银行体系内部就已经出现类似的高收益率产品。在他看来,互联网拥有规模效益和范围经济的优势,但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存款转换为其他资产形式的趋势早已出现。
面对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激烈交锋”,专家认为二者并非“水火不容”。“并不一定要互相颠覆,两者都有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客户,在金融业生态体系中不可或缺。”张萌说,可以通过有效协作的方式促进金融产业发展。
首先,银行可以采用“一高一低”策略,将高端客户与金融普惠性业务进行差异化发展。吉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王丽颖认为,“高”即是为高端客户提供更具体完善的个性化服务;“低”即是充分发展金融普惠性,向互联网产品的营销模式学习,扩大规模优势,让大众享受更多资产收益。
其次,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与银行合作,进行理财产品的深度定制。吉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王丽颖表示,互联网理财产品大热的原因就在于以往理财产品门槛颇高,无法吸纳优质零散资金。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应当整合自身的批发零售业务,通过合作借由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优质推广渠道,在利益分成的基础上与互联网企业合作,从而避免沦为单纯的资金渠道。
再次,通过直接融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专家认为,整体看来,现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大部分对接以投资银行协议存款为主的货币基金,传统银行的利润重要来源也是来自存贷差。在互联网渠道支持下,互联网理财产品可以与银行合作,借由银行的完善征信体系,大力扩展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在给予实体经济支持同时,二者还可获得较丰厚收益。
专家认为,二者在本质上并不存在互相竞争关系。“更完善的生态系统、更多的用户、享受到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务是两者的最大诉求”,董竹说,竞争让不同定位的金融机构特点更加鲜明,金融体系更加完善,低门槛和较灵活的投资手段让普通民众资产增值渠道不断拓宽。“但可以预见到,传统金融机构'一家独大’的历史已经结束了”,王丽颖说。(完)
下一篇:为与阿里争锋 腾讯情系京东
更多"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理财“鏖战”升级"...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风神股份(600469)
投资亮点 1.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2011年度,公司荣获2011年河南省省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