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再迎政策“红包”:2015年投资规模扩充323亿元
“两会”之后,当“治理雾霾”、“节能环保”等热词稍显降温时,光伏产业迎来的政策“红包”再次聚焦了人们对新能源发展的热情:国家能源局近日下发《2015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下称“73号文”),制定了2015年全国新增光伏电站建设规模17.8吉瓦的目标。相比之下,这一目标较今年2月《2015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中设置的14吉瓦,足足多出了3.8吉瓦。倘若以光伏电站8.5元/瓦计算,则一纸“73号文”便为今年中国光伏终端市场扩充了约323亿元的投资规模。
与此同时,借力“一带一路”的东风,我国光伏的海外贸易也开始有了新的布局。全国人大代表、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总裁陈康平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拥有全球绝大部分的太阳能组件产能,但与欧美等国家的贸易摩擦不断,给中国光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2015年“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推进,无疑为中国的光伏产业“走出去”开拓了新的方向。政策红利+“一带一路”的东风,光伏的2015年,可以期待。
投资规模超出了行业预期
根据“73号文”,17.8吉瓦的目标较此前的14吉瓦,多出了3.8吉瓦,以成本8.5元/瓦计算,即今年中国光伏终端市场扩充了约323亿元的投资规模。
受访专家和企业均认为,该目标超出了市场预期,但基本符合市场需求。
“17.8吉瓦的新增规模并非空穴来风。根据我所了解的数据,2014年6月份,国家能源局核准备案的光伏电站规模就已经有45吉瓦(包括已建成和再建的)。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光伏发电装机的总规模是28吉瓦左右,28吉瓦加上17.8吉瓦,刚刚好超过45吉瓦,基本等于国家能源局已经核准的项目,所以这个增加的幅度国家能源局把握得非常精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73号文”提出,“优先满足新能源示范城市、绿色能源示范县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等示范区域的建设规模指标需求,示范区域在已下达规模内的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后,可向国家能源局申请追加建设规模指标”的前提下,也明确指出“对明显缺乏相应的资金、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企业,不应配置与其能力不相适宜的光伏电站项目。弃光限电严重地区,在项目布局方面应避免加剧弃光限电现象”。
同时,“73号文”提出明确的监管要求: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要在2015年4月底前,将由项目清单及往年结转在建的光伏电站项目等组成的本地区2015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报送国家能源局等相关管理部门。在此基础上,建立按月监测、按季调整、年度考核的动态管理机制。即在4月底前,对未将新增建设规模落实到具体项目的地区,其规模指标将视情况调剂到落实好的地区;7月底前,经综合平衡后,对建设进度快的地区适度追加规模指标;10月底前,对年度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网规模未达新增建设规模50%的,调减下一年度规模指标。
受访人士认为,这一制度首先是有利于确保17.8吉瓦年度新增规模的完成。此外,诸如“鼓励通过竞争性方式配置项目资源”等条款,以及为地方设定的相应时间限制,都将有效遏制光伏电站“路条”投机行为的发生。
分布式发展“上不封顶”
“在2015年开年的时候,很多人不看好今年光伏新增目标的完成,因为2014年我们的目标没有完成,尤其是分布式拖了后腿,所以今年干脆对分布式不设规模限制,而是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这样可能更有利于分布式的发展。”孟宪淦说。
2014年,国家能源局光伏年度目标为14吉瓦,其中分布式8吉瓦、地面电站6吉瓦。但在2014年上半年仅完成330万千瓦后,8月初国家能源局果断将目标下调,此后又进一步将装机并网目标下调到10吉瓦,最终才勉强完成。最终,2014年全国并网光伏发电容量10.6吉瓦,完成最初目标的76%,其中力推的分布式仅完成26%。
受访专家和企业认为,分布式发展的主要困难在于并网难、屋顶资源获得难等种种原因引发的余电上网难、全额上网难。这也导致投资者往往更青睐于地面电站,舍弃开发费时费力的分布式光伏市场。
如今看来,这一切有望从2015年开始转变。首先,即将出台的《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预示着我国即将启动售电侧改革,即“配售分离”。
在业界看来,这将在未来催生一大批售电公司,促进市场充分竞争,化解分布式光伏接入的难题。
除了“新电改”,此番“73号文”明确要求电网简化接入手续,鼓励结合生态治理、设施农业、渔业养殖、扶贫开发等合理配置项目,优先安排电网接入和市场消纳条件好、近期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
“一带一路”为光伏贸易带来新方向
除了在国内练好“内功”之外,光伏业的海外贸易也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有了新的方向。陈康平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与欧美等国家的贸易摩擦不断,给中国光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而2015年“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推进,为中国的光伏产业“走出去”开拓了新的方向。目前业内大部分企业都开始根据“一带一路”的路线图重新规划海外业务,如晶科已经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约旦、泰国等地进行海外电站开发。
而国内的另一光伏“巨头”英利则直接搭上中欧光伏专列,开启了中欧贸易运输的新历程。据了解,中欧铁路全程1万多公里,行经蒙古、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5个国家,发货时间为15天,比海运节约20天左右,比空运节约资金80%,我国光伏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将大大增强。
上一篇:改革,要跟上市场脚步
更多"光伏再迎政策“红包”:2015年投资规模扩充323亿元"...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风神股份(600469)
投资亮点 1.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2011年度,公司荣获2011年河南省省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