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减肥药企近九成盈利 股价涨幅最高者竟然亏损2.32亿元?
正值三季报披露期,9月热门的减肥药概念股,表现如何?
大河财立方记者通过同花顺iFind检索注意到,截至10月27日,A股37家减肥药概念药业中,共有25家披露三季度报。
除三家企业亏损外,三季度22家减肥药企实现盈利,其中,10家减肥药企净利润实现正增长,企业盈利能力差距明显,成本管控、转型创新等关键词在财报中频现。
近九成减肥药企盈利,企业盈利能力差距明显
作为金秋9月的热门赛道之一,减肥药企的业绩备受投资者关注。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7日,A股共有25家减肥药企公布三季度报,除三家企业亏损外,22家减肥药企实现盈利,其中,10家减肥药企净利润实现正增长。
就当前数据具体来看:在营收方面,三季度华东医药营收能力最强,营收100.09亿元,其次是恒瑞医药营收58.45亿元,丽珠集团营收29.65亿元;在盈利方面,恒瑞医药盈利能力最强,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66亿元,其次是华东医药7.55亿元,丽珠集团4.67亿元。上述3家企业正是该行业的头部企业。
在营收增长方面,三季度诺泰生物增速最高,营收同比增长170.92%,其次是蓝晓科技营收同比增长34.10%、博济医药营收同比增长22.31%、博瑞医药营收同比增长20.38%,相对而言,常山药业营收同比增速最低,营收同比下降50.68%。
而在净利润增长方面,减肥药企间的差距更加明显。三季度德展健康净利润同比增长11162.38%,其次是百花医药净利润同比增长569.12%、诺泰生物净利润同比增长171.55%;相对而言,常山药业净利润同比下滑9293.93%。曾用13个交易日股价涨超200%的常山药业,三季度净利润亏损了2.32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常山药业、百花医药、诺泰生物、博瑞医药都曾因涉及“减肥药”公告提示过交易风险。其中,常山药业、百花医药表示自身并未开展减肥药研发,诺泰生物多肽项目新增产线可满足减肥药——司美格鲁肽等多肽原料药的大规模生产,博瑞医药的降糖药还处于研发阶段。
企业盈利差距在哪儿?成本管控、创新等关键词频现
对于营收、净利润下滑,常山药业表示,主要因为肝素原料药销量下降和低分子肝素制剂单价下滑,及成本费用较高所致;公司货币资金减少,是用于支付艾本那肽三期临床试验费、各项研发费用及购建长期资产。
肝素原料药销量为何下降?对此,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常山药业投资者热线电话,其工作人员表示:“之前有一些国外客户采购了很多肝素原料药,现在在消化库存吧。”该现象是否为行业常态,对方表示并不清楚。
同样出现净利下滑的博瑞医药则表示,主要因为公司产品结构发生变化,其收到的票据比例同比上升以及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减少还导致公司现金流量净额下降。对于产品结构的调整,记者多次致电博瑞医药,均未有人接听。公司在中报里表示,坚持高端仿制药与原创性新药两条腿走路,且创新药端灵活选择自行开发或合作开发。
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69.12%的百花医药,将此归功于项目推进效率提升、成本管控增加。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成本管控能力提升体现在多方面,包括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程序等。
华东医药也提到了,三季度公司深化转型创新,积极推进各项经营管理工作落地,医药工业板块积极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持续落实降本控费,报告期内公司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美等板块稳健增长。
此外,德展健康主要从事心脑血管药物的研发生产,报告期内,积极参加集采拓展医疗市场份额,上半年公司主打产品“阿乐”顺利中标河南省集采。值得一提的是,三季度公司收回了应付推广费、销售折扣价及减少了产品推广费。
“司美”风头仍盛,警惕药企蹭“热点”
记者通过梳理发现,多家减肥药企在未来规划中都提到了国际化布局,除此,药企的研发创新能力也很关键。
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常山医药依靠完整的肝素产业链优势,建立了成熟的国内与海外营销网络,公司肝素原料药和低分子量肝素原料药通过美国FDA等多国认证。公司还建立了药物研究院,目前备受关注的便是新药艾本那肽。
博瑞医药也在完善全球市场布局,通过海外投资建厂,为印尼提供本土生产的原料和制剂。同时也提到,制药将以临床需求为导向。
药企龙头华东医药还提出“创新药坚持差异化研发”,目前企业两大战略坚持创新与国际化,以全球患者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为导向,布局内分泌、自身免疫及肿瘤三大领域。其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III期临床研究已启动,今年9月完成了首例受试者入组。针对该减肥药当前进展,记者多次致电华东医药,截至发稿暂未接通。
总的来看,多家减肥药企未来核心竞争力多集中在国际化和创新药上,包括创新药和仿制药,但创新药研发时间长、耗资量大,尤为考验药企的综合能力。据天风证券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20家公司启动了减肥类似药在研项目。
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减肥药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巨大挑战,对于市场内的减肥产品乱象,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机制。”
事实上,10月中旬,康惠制药、百花医药、博瑞医药就因“减肥药”披露情况涉嫌误导消费者收到监管部门的警示函。当前“司美”风头仍盛,对于具有类似药在研项目的药企,投资者也可多些审慎。
更多"A股减肥药企近九成盈利 股价涨幅最高者竟然亏损2.32亿元?"...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达安基因(002030
投资亮点 1.新冠检测概念,又是熟悉的转折+缺口的模式,最近疫情又出现反复,并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