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像麦当劳、可口可乐这样的美国消费龙头股能集体创新高,成为黑夜中的"启明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发现:一是美国消费行业复苏较其他行业好;二是在经济形势不好,特别是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时,消费股往往成了投资者不二的防御标的;三是都有稳定的业绩增长作为后盾,同时在新兴市场广泛布局。
消费业复苏相对较好
消费板块的崛起,首先离不开宏观经济的支撑。具体来看,美国消费行业复苏较其他行业好,是这次消费龙头股票创历史新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意味着,占全美GDP60%以上的消费行业,较地产、金融等其他行业有更出色的表现,事实也确实如此。数据显示,今年11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为64.2,为自今年6月以来新高。而回顾历史可以发现,目前该指数水平较上一轮金融危机最低点已高出整整8个点。然而,目前水平仍然低于今年2月时的75.1。换句话说,密歇根指数反映的消费行业状况,目前是不坏但也不太好。
但消费者信心指数反映的情况则有所不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留意发现,该指数今年7月报59.5,虽略低于5月时的60.8,但仍接近金融危机后的创纪录水平。
相比消费者信心指数,就业与地产这两大领域的数据就显得相形见绌。以地产来说,今年9月,成屋销售491万套,远低于去年11月时的654万套。而随着成屋销售的疲软,新屋开工热情度更是每况愈下。今年10月,全美新屋开工数为62.8万套,较去年6月水平整整低了40%。更艰难的是,今年5月,美S&P/CS20城市房价指数同比下降4.5%,创18个月来最大降幅。种种迹象表明,相比消费行业的企稳,美国房地产仍然未能摆脱继续衰退的厄运。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的美国居民住房建设公司股价表现远逊于消费股的原因之一。雪球财经数据显示,市值最大并高达35.8亿美元的D.R霍顿周四收报11.33美元,今年以来已累计下跌15%。该股目前价格较2005年峰值低98%,显示投资者此前已几乎抛弃该公司。值得一提的是,跟踪道琼斯房地产指数的地产指数ETF目前水平为54.18美元,较2007年峰值大幅重挫40%。
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尽管消费数据表现好于地产和就业,但三者之间又需要一个良性循环,即只有人们找到了工作,才会有更多兴趣去消费,消费上去了,银行也才敢对购买房屋的人放贷。那么,现在失业率仍高企之际,人们消费又能否获得信贷支持呢?
幸运的是,美国金融行业似乎并不忌惮鼓励这部分人去提前消费。数据显示,今年9月,美国消费信贷按年率增长3.6%,其中用于教育、休假和购买汽车等方面的非周转性信贷按年率计算增长5.8%,用于信用卡消费等方面的周转性信贷按年率计算则下降1.0%。今年三季度,美国消费者信贷整体增长1.6%,为连续4个季度增长。
金融危机提升其防御性
在经济形势不好,特别是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时,消费股往往成了投资者不二的防御标的。相反,那些拥有较大风险的银行股甚至科技股,则可能面临抛售命运。
据统计,今年以来,道琼斯工业指数累计上涨1.7%。同期,麦当劳累计涨幅20%、星巴克大涨31%、耐克及高露洁股价则分别上扬8%和10%。可以看出,消费龙头股已远远跑赢大盘表现。
在过去11年中,全球发生了3次大规模金融危机,依次是2000~2003年的网络股危机、2008年的次贷危机和2011年的欧债危机。但在几乎每一次危机期间,消费板块表现均领先于大盘。以主要消费品指数ETF为例,其在2002年下跌了23%,同期标普500跌幅23%;2008年,主要消费品ETF下跌14%,同期标普500下跌38%;今年以来,前者已累计上扬7%,但同期标普500却下跌3%。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今年8月,也就是诸多消费龙头股创历史新高前夕,有资金大幅净流入消费板块。数据显示,截至8月19日当天,约3.67亿美元净流入主要消费品板块,这较前周提升了近9%。
业绩稳健增长作后盾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是,无论是可口可乐还是麦当劳,都有稳定的业绩增长作为后盾,同时在新兴市场广泛布局。
麦当劳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盈利增长9%,至15.1亿美元,合每股1.45美元。同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至71.7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季度全球同店销售额增长5%,其中美国增长4.4%,欧洲增长4.9%,亚太、中东与非洲地区增长3.4%。这已是该公司连续第九个季度实现盈利增长。另外,今年第二季度,亚太、中东与非洲地区展示了强有力的销售增长,这来源于中国和其他绝大部分市场。亚太、中东与非洲地区营业收入增长了34%,这主要是受持续的品牌效益,便利举措例如汽车餐厅,递送订餐和加长的服务时间以及创新营销搭售所致。
耐克今年9月公布的第一财季报告显示,公司当季净利润为6.45亿美元,同比增长15%。主要原因是北美市场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分地区看,截至8月31日,北美收入22亿美元,同比增长15%;西欧收入12.19亿美元,同比增速持平;中东欧收入3.34亿美元,同比增长14%;大中华区收入5.3亿美元,同比增长9%;新兴市场收入7.99亿美元,同比增24%。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数家投资机构均看好耐克。其中巴克莱资本于11月表示,维持给予耐克"增持"评级,目标价由每股100美元上调至125美元。而就在2个月前,标普就表示,考虑到公司优势竞争地位及好于预期的季度盈利,重申对耐克"买入"评级。
可口可乐更是交出了异常强劲的财报。据悉,第三季度,公司营收122亿美元,同比大增45%。前3个季度营收355亿美元,同比增44%。增长主要来自期内产品良好的价格,以及2010年四季度合并软饮料灌装服务供应商可口可乐企业公司,加上5%的汇兑收益。
据可口可乐表示,太平洋地区将在这个季度增长5%,前三季度则增长了6%。第三季度的增长主要来自中国11%的增长速率,虽然部分被日本3%的下降所抵消,但日本在前一季度也有11%增长。其中在中国的增长主要归功于移动重心到中心品牌,持续分配收益和扩展清凉饮料的外观。在该地区,碳酸饮料实现增长4%,而可口可乐品牌则上涨了7%。更重要的是,公司意识到汽水销售增长12%在中国总销售增长15%中的重要性。这影响了可口可乐在汽水组合中引进广泛而多种多样的单瓶装。
有意思的是,《商业周刊》曾评论非洲是可口可乐公司的最后战线,指公司在发达国家的增长率持续平稳甚至停滞。故需要在一些经济尚不发达地区达到7%~9%的增长率。尽管印度和中国的人均消费量不及欧美和拉丁美洲水平,但这两个国家的发展潜力都比不上非洲,这是因为中国软饮料市场充斥着像娃哈哈这类竞争者,印度人则更喜欢百事可乐,而在非洲,可口可乐处于领先地位。
丰盛金融资产管理资深研究员卢志威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麦当劳、星巴克等消费龙头之所以集体创历史新高,一是因为有稳定收入,二是在危机期间具备防御性。很多人肯定在想,为什么不去炒高那些硅谷企业,这是因为这些公司有经济周期风险。但即便危机来了,人们也不大可能不去吃饭、喝饮料和咖啡。至于上述公司的泡沫到底有多大,现在看来可能已经有一些了。如果说未来要破裂,最可能的诱发因素就是企业收入太过于稳定,这意味着未来数年的估值都很难快速下降。
辉立投资资深银行研究员陈星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至于为什么是在2011年创出历史新高,这和当前其他板块环境不好有关。比如银行业业绩每况愈下又遇上更加严格的监管,导致资金纷纷撤出该板块。这时,资金愿意投资更稳健的消费类股票。一是因为美国目前整体消费环境比较健康,这也导致美国消费类企业在本土业绩持续增长。二是因为上述企业多为跨国公司,其在新兴市场增长也相对较快。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分散了大型消费类企业的运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