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股民一向既爱又恨的借壳上市,利润标准、配套融资等各方面要求正在提高。据悉监管部门将调整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细则,近期正征求意见,其中包括借壳上市不允许配套融资等。这对投资者会有什么影响?
借"壳"上市,门槛高了?
两年盈利2000万以下的"烂壳"不能借
据多家媒体报道,来自投行层面的消息显示,监管层正针对配套融资细则征求意见。与以往"支持上市公司为重大资产重组进行定向的配套融资"的态度不同的是,监管层强调不允许借壳上市实行配套融资。
而与并购重组有关的一系列政策,都体现了对借壳上市的监管趋严:今年8月,证监会公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相关规定的决定》,借壳标准被划定为,拟借壳对应的经营实体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3年以上,最近2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超过2000万元。除了利润要求稍低外,这一标准已经接近IPO。在此之前,监管层对借壳方的盈利能力并无明确硬性指标。不过,《决定》规定,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可以同时募集部分配套资金。
此次征询意见,"风声"较之前更严格。此前市场普遍认为,并购重组与配套融资同步进行,主要是为提高并购重组的市场效率。然而此次征询意见明确禁止借壳上市配套融资--据透露,监管层强调了借壳上市不允许配套融资;最近12个月内承诺未实现的,不能配股、公开增发;最近一期末有较大金额财务性投资的,不适合公开增发,可配股、定增。也就意味着:借壳和融资要分两步走,不能同时进行。 借壳完了之后,如果装进来的资产还没有运行比较长的时间,上市公司再融资就要等一段时间。这些规定和有望出台的新规,无疑将进一步规范借壳上市,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壳资源的价值。
新官上任"第三把火"?
ST"乌鸡变凤凰"或将越来越少
虽然对于股民来说,今后掘金ST更为困难,不过通过借壳上市"圈钱"难度在加大,有利于股市健康发展。和最近监管层强调的强制分红,以及新股IPO放缓迹象联系起来,不少股民认为,这或许是管理层的"第三把火"。对于分红的强调,已在新股新华人寿的"特别分红"承诺中得到些许回应;而截至11月16日的11月份以来,共有15家公司提交IPO申请,其中有7家被否,过会率只有五成左右,较十月份的近八成大为下降。最新在11月16日过会的三家中,就有苏州通润一家被否。
新浪微博网友认为,总体而言,上市公司向市场"拿钱"正面临越来越严格和细化的规则约束。也有人提出:"限制恶意圈钱",会不会成为继 IPO首发通过率下降 、"强制分红"之后,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新官上任的"又一把火"?
南京资深股民张海洋也认为,此番市场有关借壳上市标准上调的传言很可能是郭树清的"三把火"之一。他分析说,郭树清是个技术性官员,原则性较强,很可能在他任上会把"价值投资"这杆大旗竖起来。且从理论上讲,退市正常化也是大方向。我们现在的证券市场退市机制还是畸形,也因此才会有大量ST皮包公司"乌鸡变凤凰"。今后这样的事情会越来越少,但由于积习已久,或许改变需要较长时间。采访中,多数散户期待通过种种措施,让股市重圈钱轻回报的顽症得到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