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战后日本的股市基本上就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直到1989年12月29日到了38915.87点的最高值。但是从此之后就是一泻千里的下跌,也就是所谓“泡沫经济崩溃”,到了1998年的终值是13842.17点,几乎只是最盛期的三分之一,这就出了大问题。 日本政府为何要救市 日本股市主要是由机构投资者组成,个人投资者所占比例很少,股市下跌所牵涉到的个人还不多。股票缩水产生的主要问题是让大户活不下去了,就是各大上市公司。 日本企业之间原来有一种“相互持股”的制度,就是有关企业之间互相持有对方的股票,主要的商业银行作为各大企业的主力银行(Main Bank),更是保有着大量各企业的股票。这一方面降低了股票的流动性,使得股价稳定,还能在企业之间造成一种同舟共济的气氛。但是股市一旦缩水,就直接造成了企业的资产减少。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影响 泡沫经济崩溃之前。各企业之间是“一荣俱荣”;泡沫崩溃之后,就只好“一损俱损”了。 当时,最影响日本经济的还有银行坏账问题。除了泡沫经济时期胡乱发放出去的贷款无法收回之外,各银行所保有的大量已经严重缩水的企业股权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而股市缩水又直接造成了企业经营困难。 举个例子来说,泡沫经济崩溃之前的美津浓和阿希克斯这两家体育运动公司完全可以和耐克或者阿迪达斯抗衡,但是泡沫经济崩溃之后,这两家公司拿不出能招揽世界顶级明星的广告费用,从而眼睁睁地甘拜下风。 那段时间,股市就是一切,这是日本经济的最高目标,几乎也是日本政府活动的最中心内容。当时的日本领导人对于股市重视到了什么程度?只要看下面几乎像笑话一样的故事就知道了。 小渊惠三当了首相,到地方去视察,看到菜市场里在卖的新鲜大头菜,就情不自禁地拿了两棵过来高高举起。这是因为股票和新鲜大头菜在日语中的发音都是“kabu”。小渊首相那是在想讨“kabu升起来”的口采。“PKO”(股价维持行动)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PKO”(股价维持行动)的实际效果 从政府要人没事就出来忽悠的“口舌服务(lip service)”到各种政策,比如为了号召散户进场而免除资本利得税什么的,股票保有多少时间以上可以免多少税什么的,当然也不乏对外国投资公司做空日本股市的口诛笔伐,甚至真的有议员提议要制定法律来规范做空,到最后就干脆赤膊上阵,直接将公共资金投入以拉动股市。 日本上市企业的财政年度是从每年的4月1日开始到下一年的3月31日,每年3月31日的股价就是自己所保有的那部分股权的价值,直接影响未来一年的企业价值。那几年,每当这一天股市都会涨,是因为政府在这天进行PKO来帮各企业拉一下。 但是这样硬拉上去的股价是维持不了多久的。政府可以通过种种方法在一时拉高某个特定股票的股价,但不可能永远拉高,更不要说拉高整个股市了。就算是政府,在股市里也就是一个普通顾客,政府能够投入的资金和全部股市的价值相比起来,也就是九牛一毛而已。 因此,日本政府的PKO行动所拉高的股价到最后,都只是使得有人(大部分是美国的对冲基金)在高位减持或者套现,而投入的资金都是巨额亏损。 政府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实际上,日本经济能够走出那个最黑暗时代,也是因为小泉政权所进行的改革。小泉改革的重点就是解决银行坏账和解消企业间的互相持股,这个问题一解决,这样每天股市的涨落就没有什么惊心动魄了。到了现在,股市行情已经完全无法引起内阁的注意了。 政府的权力很容易给人以一个无所不能的假象。但像日本这样,虽然政府在股市发生问题时挺身而出,但是实际上能起的作用很有限。这个道理很简单:所有的政府都希望本国的股市能成为牛市,如果通过政府的努力就能够造成牛市的话,这个世界上早就不存在熊市了。 政府的目标能不能达成,只取决于政府所采取的手段是不是符合经济规律,而不在于政府有多大的决心。这,就是日本人从那几年的PKO行动中学到的教训。■
上一篇:从行为金融和政府意图,看A股市场是否面临崩盘?
下一篇:证券业协会25家公募齐倡议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投资亮点 1.公司是我国家纺行业龙头企业之一,主导产品为床上用品,先后推出富安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