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和丹娜生物相向而行的故事
近日,做病原微生物诊断的丹娜生物在新三板成功挂牌。根据招股书内容,2022年、2023年Q1营业收入分别为2.95亿元、5527.56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81.43万元、2065.4万元。目前的财务数据均达到北交所上市的财务条件,因此丹娜也同时公开北交所上市计划,这些均得益于“北交所深改19条”,不仅是丹娜受益,而且许多公司重新挂牌新三板,寄期望迅速申报北交所上市,并有望历时不到12个月即闯关北交所IPO上会。
具体以丹娜为例,在申报挂牌新三板时,其直接申请审核监管机制,在8月28日获受理的当天,公司即收到了全国股转公司的审核问询函。9月25日回复审核问询后,丹娜生物很快于9月28日获批挂牌,并10月16日挂牌创新层。从项目获受理至获得同意挂牌的函,丹娜生物历时仅一个月,至挂牌用时不到两个月。时效之快,令市场动容。
当机立断,维护毛利率尊严
北交所的的改革给了一些中小微IVD企业新的融资空间和选择的机会,丹娜生物曾在2020年11月申请科创板上市,当时的辅导券商为中信证券。由于自认定被低估了,于是2021年1月21日,丹娜生物和保荐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向上交所提交了撤回上市申请。
分析其理由确实是有一定的逻辑性。和众多疫情受益股企业不同,丹娜生物因为做新冠病毒检测试剂而使得毛利率极速下降,这还是极少数情况,来看一组数据:
2020年上半年,其主要营收来源为新冠病毒检测试剂。数据显示,公司新冠检测系列产品营收0.49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45.14%。
报告期的毛利率却是89.06%、90.49%、89.65%、70.93%。前三年近90%的毛利率,突然掉到71%。产品收入结构的变化,使得新冠检测系列产品、检测仪器销售金额较大,整体毛利率被拉低。再看净利润的变化,报告期的净利润1137万、2741万、2559万、4191万,扣非净利润占营收比率分别是24.12%、33.18%、37.44%、37.4%。从中可以看出丹娜的经营能力并未出现变差迹象。
那么这种申请中止上市的理由是成立的,毛利率的降低,扭转了净利率持续增长的曲线。
2022年7月15日,丹娜生物在新的保荐机构招商证券的帮助下,再次冲刺科创板。随着流程的推进开展,恰逢今年的北交所深改19条,转板常态化和后续募资受限仍可转至科创板的机会,吸引了不少保荐人和企业。
本轮改革具有不少宽松和突破意义的内容,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直接IPO并在北交所上市,优化‘挂牌满12个月’的口径;取消企业上创新层1000万融资要求,允许在新三板曾经挂牌满12个月以上的摘牌公司,在重新挂牌后直接申报北交所;加快修订转板制度,促进北交所估值与流动性向沪深靠拢。
高质量扩容,又能为企业提供再次向科创板募资的机会,切切实实地使得部分微小IVD企业充分受益。
担王者,当如履薄冰
根据招股书提示,募资资金拟为4.08亿元,用于总部基地建设(2.20亿元)、新品研发(1.08亿元)并补充流动资金(8000万),其基于酶动力学显色法的泛真菌、细菌和基于ELISA法的侵袭性真菌病等病原微生物体外诊断试剂,从名字看也是细分领域。
但丹娜生物已开发侵袭性真菌病诊断产品 20 余项,自主开发的曲霉 IgG 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念珠菌 IgG 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系国内独家产品,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因为细分、专注,使得这个领域在国内外都鲜有对手,丹娜生物此前若成功上市,则大概率是该领域第一家上市,知名度将大为提升。
不过也正因为是细分领域,所以市场空间受限。即使有希望是成为龙头,从上面的表中可以看出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3978万、7702万、1.05亿、1.09亿(新冠收入占比重)。这与常见的IVD企业相比之下,显得小巧玲珑。
在这块领域,市场容量究竟如何呢?截至2019年底,全球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的市场规模为7.65亿美元(约50亿元人民币),同期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的市场规模只有3亿元。预计到2025年末,国内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的市场规模也才10亿元。
由此看,丹娜的市场份额从2019年就占有1/3,但过于狭窄,容易失去诱惑。从募集用途中,我们可知产能建设是重点环节,从其在未来3-5年内达逾4000万人份/年的目标可看出,拥有近十倍的增长空间,剑指未来。
显然,这里面的产能设计或许高估了市场的增长速度。而如果能面对海内外市场,那么这种产能扩充是值得。
一切一切都要回到融资工作上,正因为作为一个细分领域的王者,想要保持继续领先地位,融资的确定性或许摆在首位,低估不低估的是次要。而北交所深改19条,如横空出世,给正在融资路上的丹娜生物一道希望的光。
新三板-北交所-科创板,看似曲折,实则正确之道。呵护这个细分领域者,走稳健之道,灵活就位,及时补血续研。
写在文末
根据招股书的描述,侵袭性真菌病诊断领域美国ACC、美国伯乐、美国IMMY、天津一瑞生物、湛江安度斯等五家公司。
面对产能扩充所留下的担忧,最好的答案是进攻。
通过国内的重点医院、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加强学术交流合作等加大渠道建设固然可行,但国内市场空间摆在这里,建立国外子公司、探索海外销售渠道等海外市场无疑是关键钥匙,同时,鉴于目前海外竞争对手也并非垄断地位,国内国外市场同时抓或许是这个细分领域的正确姿势。
上一篇:如何观察企业感受到的物价?华创宏观:建议关注平减指数,三季度
下一篇:A股公司再掀回购与股东增持潮
更多"北交所和丹娜生物相向而行的故事"...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达安基因(002030
投资亮点 1.新冠检测概念,又是熟悉的转折+缺口的模式,最近疫情又出现反复,并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