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核酸检测“翻车”背后,为牟利更多铤而走险
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再起风波。
5月29日下午,据平安北京于官方微信公号发布情况通报,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下称:北京中同蓝博)在核酸检测过程中涉嫌违法犯罪,目前北京警方已对该实验室立案侦查,将其法定代表人张某某等人查获。
随后当日晚间23点,作为北京中同蓝博的母公司,中国同辐在其官方微公号发表致歉声明,“此次事件对北京防疫工作造成不利影响,我们对此表示最诚挚的歉意。我们深感自责,已经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全力配合有关部门的工作。”
自五月以来,北京已出现了4起与核酸检测违规相关的案件。早前北京时珍堂中西医结合医院有限公司因核酸检测点使用的样本保存液过期被罚5万元、北京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北京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等机构因“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其法定实控人/代表等人被抓。
值得注意的是,核酸检测乱象不只发生在北京。早在今年1月,郑州的金域员工被指控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4月合肥和合医学检验实验室、诺为尔医学检验实验室几次出具“假阳性”报告;5月上海中科润达精准医学检验公司出具“假阳性”报告,同期福州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因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被罚。
核酸检测乱象频发
观察者网粗略统计,今年以来已有北京、上海、合肥、福州和郑州等5地8家核酸检测机构被立案侦查、通报或处罚。而导致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被立案调查的原因有漏检、违规混检、伪造核酸证明等。
具体来看,最近一起核酸检测违规案件的“主人公”北京中同蓝博,是为了节约成本,加赶进度,严重违反新冠病毒检验操作规范,在明知超量混检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失准的情况下,仍然采取多管混检的方式进行检测。
目前,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某等8人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与此同时,该公司已被勒令停止执业,并被北京卫健委启动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程序。
在北京中同蓝博被曝光的前两日,北京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也被“平安北京”微信公号指出,自今年4月25日以来,为牟取非法经济利益,该机构违规将多区采集的“5混1”“10混1”核酸样本,采用多管混检的方式进行检测,人为稀释样本,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目前,北京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法定代表人王某某等17人被海淀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事实上,北京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早有违规“前科”。今年1月,该公司因任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被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罚款1000元。
5月21日,北京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则因涉及原始检测数据明显少于样本检测数量,被卫健部门吊销相关实验室《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市场监管部门亦立案查处,相关责任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相比于北京此次对核酸检测违法行为的惩处,上海中科润达被爆出在上海某小区测出5例“假阳性”事件,至今未有官方结论,目前该公司的常规化检测仍在继续。
针对“假阳性”事件,润达医疗于5月11日先发公告称,公司已要求中科实验室就相关情况启动内部自查,并配合有关部门调查。
随后该公司又在投资互动平台表示,“经自查,实验室整个检测过程符合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的相关检测要求。中科实验室在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专门组织专家对上海市各医学检测实验室的多次专项检查、现场蹲点督导和巡查中均未发现质量问题。”
集采之下市场需要规范化
数据显示,2018年和2019年新成立的医学检验实验机构分别为635家和734家,新冠疫情爆发之后,新成立的医学检验实验机构突增,仅2020年和2021年就新增了1160家和1899家医学检验实验机构。
随着检测机构数量也越来越多,以及多地已开始陆续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相应的核酸检测价格也随之调整。
在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自去年全国三轮大幅降低核酸检测价格以来,截至2021年底,核酸检测费用已从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期间的200/人份下降至不高于40元/人份。
进入2022年,国务院及国家医保局于4月发布《关于降低新冠病毒检测价格和费用的通知》,要求核酸检测单人单检价格不高于每人份28元,多人混检价格不高于每人份8元。
时隔一个多月,即5月25日国家医保局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在6月10日前将公立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单人单检降至不高于每人份16元,多人混检降至不高于每人份5元。
同时,对于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筛查、常态化检测,核酸多人混检按照不高于每人份3.5元的标准计费。通过集采、竞价挂网等方式将核酸检测试剂组套成本降至单人单检价格的40%以内等。这也意味着,单管核酸检测费用由每人份16元降至每人份6.4元以内。
从地方政府公布的集采数据来看,试剂耗材作为新冠核酸检测成本的主要优化内容,目前已通过集采实现了大幅降价。最新一次5月25日起广东联盟18省执行的采购中选结果中,核酸检测试剂及组套价格降至每人份3.2元-8.36元。
据安信证券测算,核酸检测试剂盒的每份平均生产成本约在3元至5元。方正证券认为,目前核酸检测服务龙头上市企业规模效应及流水线作业,检测成本大幅降低,维持15%-20%净利率水平基本稳定。
上述调价政策均强调社会检测机构应“体现保本微利、质价相符,不得借疫生不义之财,倡导参照当地公立医疗机构新冠核酸检测价格”。
有核酸检测行业人士表示:“核酸检测常态化背景下,呼吁政府加强对核酸检测行业全链条严格管理,首先对于申请从事核酸检测行业的机构,要尽到资质审查的义务;再者,强化整个核酸服务监管过程中的监管,发现有问题机构,要通过专业部门详细对外通报,一方面可以起到震慑作用,让其他机构吸取经验教训,同时消除民众对第三方实验室核酸检测的一味排斥;最后,一旦发现有真正不合规的机构,就立即取消资质,必须依法依规予以应有处罚。”
上一篇:经济复苏看上游,联泓新科。
更多"多家核酸检测“翻车”背后,为牟利更多铤而走险"...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达安基因(002030
投资亮点 1.新冠检测概念,又是熟悉的转折+缺口的模式,最近疫情又出现反复,并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