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税收政策能否拯救实体书店的颓势?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布通知,自2013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免征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增值税。
业内人士解读认为,虽然这一政策将过去只有新华书店享受的税收优惠扩大到全行业,但对于规模较小的民营实体书店来讲,意义并不大。成本上升、网络时代读者分流、行业内的不公平竞争依旧令民营书店步履维艰。
实体书店难逃衰落“魔咒”
据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统计,2010年,民营批发零售网点达11.6万个,是国有的11倍多;民营批发零售从业人员47万余人,是国有的3.5倍;2010年,民营发行企业的总产出占整个发行企业的61.1%。
国有出版与发行集团改制之后,凭借强大的集团化优势、垄断性的资源配置优势、压倒性的渠道控制优势,和对教辅征订的政策性保护优势,以及行政干预,在市场上强势发力,使民营批发企业和零售书店受到空前压力,渠道阻隔、终端受制、空间压缩、成本增加。
虽然民营书店与国有书店同样面临网络时代的冲击,但两者拥有的政策扶持却有天壤之别,两者在资源与起点上的不公平竞争状态并没有被新的税收政策打破。
就在前不久,江西省400家民营书店负责人在江西省民营书店业年会上共同发布了“江西民营书店宣言”,呼吁全社会关注民营实体书店,希望政府尽快给予政策性扶持。
江西省图书发行协会副会长万国英是这次“宣言”活动的发起人,她经营的以人文社科见长的独立书店——青苑书店是江西民营书店中的佼佼者。这个30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店面积不大,却装饰得古色古香,经营22年来,积累了近3万名会员。
“1992年专门卖人文社科类图书的书店并不多,我就在南昌几所大学附近开了家书店。我挑选的书非常受欢迎,常常卖断货。”万国英说,当时大学聚居区附近书店林立,而现在,大学周边大多是小吃店。
万国英回忆,2008年,网络“飓风”开始席卷书业,卷走了原本属于他们的读者。如今,即使还有3万会员,青苑书店也难以摆脱实体书店衰落的“魔咒”,一年亏损近20万元,全靠公司的图书批发利润对书店进行补贴。
近年来,北京第三极书城、风入松书店、季风书园等著名书店相继倒闭。起初,人们唏嘘不已,如今,实体书店的衰落却被看成是人们改变阅读方式后的必然趋势。
电商“断臂”营销 实体书店应对乏力
2013年4月,两大电商——当当网和京东商城“断臂”营销电子书与纸质书,引起出版界一片哗然。二十一世纪出版图书发行公司总经理吴镝认为,电商的赢利点根本不在出版物,如此恶性竞争完全是赔钱赚人气。
“实体书店要与网上书店公平竞争,政策方面可以作为的是规范价格和折扣,避免网上书店的恶性价格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研究员鲍红说。
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图书定价一直是逐步放开的趋势,限价不太可行。而前几年推行的旨在规范图书折扣的《图书公平交易规则》也不了了之。
鲍红指出,出版企业本可以限制自己图书的销售折扣,或通过法律手段防止低价倾销。但由于网上书店的销售份额越来越大,并且回款有保证,出版企业对网上书店的依赖越来越强。
鲍红建议,针对民营实体书店的具体困境,除了免除增值税外,还可以对部分公益性较强的书店进行房租补贴和项目补贴,降低图书销售门槛,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把书店变成书房 让书香传递品位
“在我们担心实体书店的未来、抱怨电商的无情时,不如低头思考作为一家线下书店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是什么。”万国英在年会上对同行们说,实体书店要自救,必须转变经营理念。
万国英从23万新品中精选出3万多本新书作为补充;书店开辟了茶室,免费提供茶水;定期组织书友在书店举办读书会,还邀请知名作家在书店举行新书发布会等。周边小区里的住户有不少都是书店的会员,每逢节假日,大人小孩都喜欢来青苑书店享受书香。
“现在,我觉得这里更像一个社区文化馆。”万国英说,今后书店不能仅仅是卖书,还要提供阅读的场所和氛围,让人们回归到阅读中来。
在全国范围内,更为知名的实体书店,如西西弗、page one、诚品等都走上了一条由单纯卖书到提供咖啡、茶、创意产品、讲座、活动等边际服务的发展道路。它们中的一些甚至把连锁书店开进了旅游景点和大型商场,成为这些地方文化品位的象征。
万国英认为,对于众多一线城市之外的小书店来说,想要逆流而上,把实体书店做大做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果能把书店开进社区,把书店变成社区居民的书房,或许还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完)
更多"新税收政策能否拯救实体书店的颓势?"...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达安基因(002030
投资亮点 1.新冠检测概念,又是熟悉的转折+缺口的模式,最近疫情又出现反复,并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