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高报地方政府债务!没错,高报。
随着1月5日地方政府债务甄别大限的结束,地方政府如何甄别存量债务,持续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
有报道称,地方融资平台“经过利益权衡,几乎所有平台公司均选择将所背负的债务‘应报尽报’。如果不纳入政府债务,这部分负债未来可能需要平台自己偿还,而43号文规定融资平台的融资渠道将面临全面管束,漏报债项将成为‘烫手山芋’”。这意味着,此次上报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将超过2013年6月审计署发布的数字。
表面看,地方政府高报地方政府债务,动机来自为未来多发“自发自还”地方政府债券做准备,但背后其实另有玄机。
日前,有外媒报道,为稳定当前经济增长,国务院去年底已批准总投资额逾10万亿元人民币的七大类基础设施项目,其中今年投资超过7万亿元。如此大规模投资,钱从哪里来?据报道,“项目将由中央、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私营部门贷款提供融资”。
中央拿钱,地方政府当然欢迎;国有企业和私营部门掏腰包,地方政府也没有意见。但要地方政府拿钱,这委实有点令其为难。
要知道,楼市“去库存”艰难、地价走低,使得地方政府高度依赖的土地财政日益捉襟见肘;从银行借钱也因遇到偿还瓶颈,难以为继;而在卖地之外,地方政府又很难找到“短平快”的高收入来源。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公私合作模式(PPP)之外,要增加投资,发债几乎成了唯一选择。要更多投资,就要更多发债;要更多发债,就必须做大债务规模。于是,高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成了不少地方政府在地方债务甄别时的不二之选。
高报地方政府债务,好处固然不少:既有利于通过发债,置换存量贷款,降低负债成本,也可以防范因地方债务违约风险引发银行大规模坏账危机。何况,“自发自还”的地方债可以滚动发行,债券期限通常较长。因此,当年发债募集的资金,不见得全部被用于置换存量银行贷款,也可以用于增加地方基建投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不过,硬币向来有两面。当看到硬币光鲜一面的同时,也需提防另一面的反作用。
早前,就有海外投行表示,中国的“雷曼时刻”即将到来,甚至言之凿凿地预测,今年二季度,中国就有可能发生债务危机。依据是,据标普估算,中国企业债在2013年达到了14.2万亿美元,这还不算2014年新发的债券;而包括地方债在内,中国目前的债务水平已达到GDP的两倍。在这种背景下,继续“加杠杆”,仅就地方政府债务而言,违约风险将会显著加大。特别是,目前地方政府发债时的信用评级清一色AAA级,债券利率与国债相仿。这种评级,虽然降低了地方政府发债成本,却掩盖了地方政府债信用等级差异背后所隐含的违约风险,增加了一旦违约可能给市场带来的巨大冲击。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今年要“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这表明,中央政府对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市场主体继续“加杠杆”,保持着高度警惕。出于对“加杠杆”风险的担忧,不仅2014年,中央政府一直保持定力,坚持微刺激,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而且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15年工作时也强调,在“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背景下,2015年将“继续实施定向调控、结构性调控”。
虽然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去年12月官方制造业PMI降至50.1,创18个月新低;中国经济增速或降至1990年以来最低水平,这表明,地方政府适当“加杠杆”,符合当前稳增长的政策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可以继续大规模负债,继续无节制地“加杠杆”。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从“无基建、不复苏”转变到“有了基建、也不一定复苏”的新阶段,面对新常态,“加杠杆”只能解决经济一时之困,而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上一篇:后融资平台时代中国地方基建投融资寻求新出路
下一篇:可转债遭遇“黑色星期一” 不改牛市风向
投资亮点 1.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2011年度,公司荣获2011年河南省省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