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节奏加快 债市融资有望大幅扩容
据统计,创新品种成为2014年信用债发行井喷的重要推手之一,仅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资产支持证券、永续债四项创新产品就贡献了超过1.5万亿元的债券增量。
业内人士认为,2015年最值得期待的是配合地方政府债务改革,在剥离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的同时,真正意义上的市政债有望推出。
一个发达的债券市场不仅是实体经济重要的融资渠道,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利率市场化、风险防范、人民币国际化等一系列战略性目标和改革方案的实现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也因此,“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在近年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一直是一个坚定不移的政策取向。2014年,以央行为主的债市主管部门坚持规范与发展并举的思路,从提升市场运行效率到强化有效管理与风险监测、从加大力度推出创新产品到满足实体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从境外非金融企业成功在银行间市场发债融资到成为人民币国际化不可或缺的支撑要素,我国债券市场在波澜壮阔中开启了新的征程,正沿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迈进。
展望2015年,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适应经济新常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无疑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债券市场不仅仅是要在数量和规模上扩张,同时更要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更好地为稳增长和调结构提供服务。同时,在市场机制体制建设以及国际化方面继续稳步推进,充分发挥其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债市融资功能有望继续提升
2015年债券市场需要进一步扩容,这既是对中央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的响应,也是实体经济对于直接融资渠道的迫切需要。“今年的经济政策将在促改革、稳增长和防风险之间求得平衡。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货币政策松紧适度的预期下,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更多是通过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的直接融资来实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说。他还表示,基建投资项目放量与融资渠道收窄形成鲜明对照,已经明确的“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大规模的铁路基建投资项目、保障房棚户区改造投资,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同时,受制于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以及中央加强地方政府债务性管理等原因,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较大。
适应经济新常态,需要一个功能强大完善的直接融资市场协调配合,尤其是在股票市场注册制改革还未完成之前,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提高债券融资增速,让直接融资在整个社会融资规模中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也是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步骤。
“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在化解企业融资难方面大有可为。”多家机构发布的报告认为,以证监会公司债发行改革迈出实质性一步为契机,在管理层推动债券市场尤其是公司信用类市场扩容的大背景下,2015年包括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资产证券化等债券产品均有望大幅扩容,债券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方面的积极作用有望进一步显现。
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
市场创新被寄予厚望
2014年债券市场值得浓墨重彩的是监管层在放松发行门槛的同时,明显加快了债券市场的创新业务节奏,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新券种频频面世。项目收益票据、并购票据、碳收益票据、非公开定向可转债融资工具、供应链票据、可交换公司债等多个债市创新产品登场亮相,进一步满足了企业的多元化融资需求,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资产证券化最终也从审核制走向了备案制。
据统计,创新品种成为2014年信用债发行井喷的重要推手之一,仅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资产支持证券、永续债四项创新产品就贡献了超过1.5万亿元的债券增量。2014年12月24日,在首单可交换公司债券挂牌上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酝酿的“伊斯兰债券”浮出水面之外,五矿发展应收账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成功将债券市场资金与流动性较差的应收账款资产进行嫁接,为市场化方式盘活央企存量资产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创新之路。“三个创新产品同时亮相,表明债券市场创新的步伐仍在加快,今年仍有多个创新产品有望亮相,有效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以满足各类投融资主体的需求,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专家说。
在推动产品创新的同时,市场机制体制建设也被寄予厚望。银行间理财产品、乙类户、丙类户已经先后进入银行间债市,而国债期货品种扩容也已经酝酿已久。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债券市场供给端和需求端的规范和创新,债券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方面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当然,2015年监管部门还应该继续完善做市商制度,丰富做市商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池的明细信息披露,在加快境外投资者入市步伐等层面取得新的进展,以进一步推动市场机制体制建设。
地方政府债务改革启动
风控措施更加严格
“预算软约束”与“刚性兑付”是阻碍债券市场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中诚信国际认为,一方面,由于“预算软约束”部门的存在,使得资金配置更青睐于国有企业或融资平台,抬高了无风险利率水平,挤压了其他企业的融资空间,限制了债券市场发展;另一方面,国内市场长期存在的刚性兑付,也使得市场对风险和收益的认识存在严重扭曲,在风险没有被有效识别和定价的环境下,债券市场发展也较不完善。
2014年10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明确规定剥离融资平台公司的政府融资职能,未来地方政府举债将主要采取公开发行政府债券的方式,并且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规模控制和预算管理。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债务改革正式启动。财政部随后发布的配套实施办法相继对此作出详细规定,核心在于未来政府将不再兜底企业债务。
“2015年最值得期待的是配合地方政府债务改革,在剥离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的同时,真正意义上的市政债有望推出。”有市场人士说。当然,伴随地方债务改革启动的同时,需要更严格的风控措施同步推进。“随着市场化改革的加速,以往存在政府隐性担保的融资平台公司将面临市场考验。对于城投债来说,如果没有被纳入政府性债务的范畴,那么依靠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偿还债务的压力将会大增,这会导致有更多的风险暴露出来。”中诚信国际认为。
2014年3月4日,“11 超日债”宣布正式违约,掀开债市违约序幕,而后“华锐债”的暂停上市以及兑付解决方案的提出亦引发了市场的关注;此外,华通路桥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短期融资券也险些遭遇违约。但最终均有惊无险地安然度过。债券市场刚性兑付仍未打破。
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的推进,此前累积的风险将不可避免地进一步释放,违约事件仍是未来市场化发展的应有之义。
下一篇:资金面前松后紧 1月债市等待机会
更多"改革创新节奏加快 债市融资有望大幅扩容"...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风神股份(600469)
投资亮点 1.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2011年度,公司荣获2011年河南省省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