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学人简介: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 内容辑要: 在经济下行风险加大、通胀尚且可控之时,通过降准等引导货币政策转向价格型工具。这既有利于稳增长,也有助于促进市场化改革,可谓一举数得。 沈建光 央行该不该全面降准的话题近日引发了广泛争论。对此,笔者认为,降准确有必要,而且势在必行,越早越好。这不仅是应对短期内经济下滑与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诸多矛盾的积极举措,更是未来发挥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的内在要求。 纵观过去30年货币政策工具应用,央行实际上更多倚靠数量型工具,价格型工具的应用相对较弱。例如,2006年7月至2012年5月,央行共动用法定准备金政策工具38次。为什么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如此依赖数量型工具?这有其特定的背景,最主要的原因是以往很长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缺乏弹性,为维持稳定的汇率,不得不被动积累巨额外汇,这给央行带来了巨大的对冲压力。同时,数量型工具的频繁操作也与我国金融定价市场化程度较低密切相关。 不过,随着对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加上当前一些经济金融体系的矛盾现象,这种局面已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刻。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正在加快,货币政策工具未来需要更多采用价格型工具,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过度使用数量型工具,显然与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指导思想背道而驰。特别是考虑到当前货币市场利率以及银行贷款利率已充分市场化,存款利率虽有上限,但大额存单利率是浮动的,企业委托存款利率也放开了。另外,经过银行表外理财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由供需决定资金价格的时机已越发成熟。如果此时仍通过行政手段控制资金供给方,保持过高的准备金率,利率价格信号必定难以发挥,资金紧张之下,实体经济更难免受到伤害。 其次,央行货币政策司张晓慧司长就曾指出,法定准备金率作为一种税收,存在一个最优准备金率,当准备金率上调到一定水平后,反而会由于税基的流失而导致准备金率在流动性管理和货币控制中的功能弱化。考虑到利率市场化导致银行存贷差缩小,据笔者计算,20%的准备金率实际上已大大超过最优准备金率的理论值。 最后,相对于其他国家,当前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已过高。据了解,欧元区、英国、墨西哥、波兰、匈牙利等经济体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都不超过5%。美国、日本均实行累进准备金率,但最高也不过分别为10%和1.2%。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央行减少数量型控制确有必要。特别是适时降准,不仅能为紧张的流动性提供支持,平缓利率期限结构,降低长端利率风险溢价以缓解实体经济面临的资金压力,更重要的是,货币政策工具转向发挥价格型工具的作用,能在相当程度上消除供给制约,缓解价格工具失效的矛盾。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尊重监管旨在拓展创新空间
下一篇:分布式电站没“钱途” 银行“借钱”手紧
投资亮点 1.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2011年度,公司荣获2011年河南省省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