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血脉”能量集聚 转型“引擎”活力凸显
贸易流通是经济的“血脉”。在我国经济增长从制造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过程中,贸易流通业的“新引擎”作用正在凸显。记者最近在北京、广东、陕西等10多个省市调研发现,投资热潮使流通产业持续升温,商贸企业业态创新走向“精耕细作”,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既为新一轮贸易流通发展积蓄了能量,也展现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潜力。
——流通业高成长潜力引发投资热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及“推进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推动贸易流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政策环境。几年来,商务部、发改委等部门进一步抓好贸易流通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强流通体系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积极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带动贸易流通业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记者最近在广州市天河区上元岗看到,总投资4亿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正在紧张兴建,占地上百亩的冷链基地已现雏形,世界最先进的制冷系统即将安装。广州交通集团副总经理林殿盛说:“这一项目由交通集团长运公司独资建设,预计今年内完成后,将成为珠三角,甚至华南区域标准最高的第三方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市场前景广阔。”
国有运输企业拿出自有土地、投入巨资发展冷链物流,显示了当下经济转型期流通产业的发展潜力。在西部城市西安,也出现了农产品物流投资热。民营企业欣绿公司投资10亿元选址扩建的西部欣桥农产品物流中心,经过几年运行,吸引4000多商户经营,年交易额100多亿元,成为西北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介绍,2013年各类资本投向物流的趋势明显,多家产业基金投资快递、公路快运、冷链物流、化工物流等领域。一些钢铁、煤炭、房地产企业开始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寻求机会。
2013年我国网络购物总额1.85亿元,同比增长4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7.8%,比2012年提高1.6个百分点。进入成熟期的网络购物市场,使电商企业受到资本市场追捧。5月22日,我国最大自营式电商企业京东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市值约286亿美元,是迄今中国企业在美国资本市场最大规模的IPO,京东也成为以市值计算我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
“物流、农产品批发、电子商务、商业街等流通领域,吸引各类基金公司、投资公司、上市公司投资热,说明流通产业的高成长性和广阔市场前景。”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说,“同时也说明,流通创造价值、商业带来成长的观点得到了市场认可。”
——商贸企业经营模式从粗放到“深耕”
商务部介绍,去年以来,在居民收入增速放缓、餐饮住宿等消费降温的情况下,国家相关部门积极推动消费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2013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8亿元,同比增长13.1%;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拉动力。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数字增长的背后,是贸易流通主体经营模式从粗放到“深耕”的转变。
在广州正佳商业广场四楼,主打小众商品的新型百货店“HI百货”引人注目。这里空间3000平方米,分为艺术家居、饰品、书店、陶瓷以及专业红酒用具、咖啡等主题区。店员告诉记者,这里集中了150多个品牌,其中一半以上来自英国、德国、意大利等数十个国家,由专业的采购团队(俗称“买手”)精心挑选而来。
HI百货的“买手制”,指的是商场直接派员采购商品,通过“进销差价”来获利,即“直营模式”。对我国商贸企业来说,这既是新业态,也是旧业态。
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由于商品种类匮乏,我国百货商场基本采取自购自销的“直营模式”。进入买方市场以来,百货业普遍削减乃至放弃自主采购商品,转为提供场地,吸引制造商、供应商进店销售,成为依靠收取租金或利润分成实现“通道盈利”的“二房东”。目前全国百货业自营比例不到10%,这一模式推动了百货业“稳赚不赔”快速扩张,同时造成“千店一面”,丧失核心竞争力。
回归买手制,正在成为百货企业提升吸引力和增强盈利能力的选择。今年4月,南京新百百货收购英国赢商网百货公司弗莱德,引入自有品牌和买手制运营。我国最大连锁百货企业王府井百货,几年前就开始尝试购销体制改革,重启“买手制”。
面对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商贸企业的多业态融合已从线下走到线上,目前全国60%以上的传统商贸企业开始涉足网络营销。位居我国连锁百强前列的苏宁集团,进入电子商务4年之后,去年开始实行“线上线下同价”,打造零售新模式。苏宁董事长张近东认为,传统零售被互联网同化已是大势所趋,O2O融合零售将是实体零售转型的必由之路,双线同价是开启O2O零售之门的钥匙。
网络购物让传统商业备感压力的同时,电子商务企业本身也在激烈的竞争中走向市场细分。除了淘宝、天猫、京东这样的综合电商,当当网的书籍、美兹网的家具、天天网的化妆品、好乐网的运动鞋、梦芭莎的时尚女装、唯品会的折扣名品……这些专业电商提供了不同的商业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多样的选择。
广州正佳集团执行总裁谢萌、陕西丹尼尔企业集团董事长王国庆等业界人士认为,面对电子商务的冲击和消费升级的步伐,传统商贸企业和电商平台从粗放增长走向精细发展,中国特色的商业文化、商业思想、商业模式、商业哲学正在显露雏形。
——流通软环境建设提速
“推进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写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电子商务法》起草工作正式启动,酝酿多年的“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基本定稿,《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出台……去年以来,体制改革步伐加快,顶层设计逐步明晰,流通产业具备了更好的软环境。
基层干部表示,2012年《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和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新时期流通产业的战略地位,并在用地、税收、财政、交通、用水用电等多个方面出台了支持政策,已现初步效果。
广东省商务厅市场规划建设处调研员陈达志,用一组数据介绍了流通企业得到的实惠:银行卡刷卡新标准2013年2月执行,当年广百股份公司刷卡手续费同比减少11%;受益于农产品批发市场免征土地使用税政策,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2013年减负76万元;农产品流通企业电价新政策可为全省企业每年减负2.3亿元;公路绿色通道每年为全省鲜活农产品运输减免通行费17亿元。
机构的整合为流通产业减少了多头管理的缺陷。我国物流产业的管理涉及十多个部门,为了整合管理职能,四川省成都市多年前成立的物流办,从经委、交委再调整到市政府办公厅,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对物流产业归口管理。基层干部表示:“这样的机构设置,有利于从宏观层面对全市物流行业发展进行有效协调、规划布局、减少掣肘。”
流通业新兴业务在规范中成长。今年上半年,西安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平台正式上线测试,并开出西北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第一单”,——远在美国的中国商人刘女士购买到了2套丝质女士长衬裙,重量2千克,价格70美元。西安海关副关长冯建鄂表示,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快速增长,有利于推动外贸进出口业务,同时有赖于规范的监管。随着国内多个城市开展试点,将有利于避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监管风险,促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各级干部对流通业的重视程度在快速提升。”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说,“近几年来,广东召开了高规格的全省流通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今年省级内外、外贸管理职能实现合并成立了商务厅。在基层工作中,发改、工商、规划、农业等部门以前对流通从不理睬到日益参与到流通产业中来,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下一篇:分析称9月或启动新一轮定向降息
更多"经济“血脉”能量集聚 转型“引擎”活力凸显"...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风神股份(600469)
投资亮点 1.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2011年度,公司荣获2011年河南省省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