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暗示货币政策“稳中偏松”
5月6日晚间,央行公布了《2014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从各个角度暗示了央行实行以及将要实行中性偏松的货币立场。
形势判断:就业良好,稳增长着力点明确
1.阶段性放缓确认,排除大规模刺激选项
执行报告以专栏形式讨论了“关于中国经济潜在增速的讨论”这一话题,比较罕见,这实际上是为政府的大政策方向定调。通过对比两派经济学家对潜在增速的讨论,央行最后综合两派意见,定调为“受劳动力供给趋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影响,潜在增长速度有可能会呈现阶段性放缓态势,此时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关键是要提升生产效率和经济活力,通过向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动力,向改善民生要动力,释放巨大的改革红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认为,这是在阐述不进行大规模刺激的理论基础,即假如潜在增速出现放缓,那么大规模刺激就不合时宜了。另一方面,这也反映了政府对7.5%的潜在增速是认可的,强调了假如努力(通过改革和各种措施)就可以达到的可能性。因此,2014年经济达标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强。
2.就业状况逆势上升,有望进一步改善
就业问题在《2014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报告提及了两点就业改善的微观证据:一,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102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的统计分析显示,劳动力市场供求总体平衡,需求略大于供给,求人倍率为1.11,较上季度和上年同期均上升0.01;二,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就业感受指数为40.6%,较上季回升1.8个百分点。居民未来就业预期指数为49.9%,较上季回升0.2个百分点。我们预计,随着政府对就业扶持力度的进一步增加,就业问题将进一步改善,从而佐证目前中国经济接近潜在产出的论断。
3.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是稳增长抓手
央行对信贷支持的论断为“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大对科技、文化、信息消费、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断改进信贷政策实施方式,进一步加大对扶贫、就业、助学、少数民族、农民工、大学生村官等“民生”领域的金融支持和服务。保证在建续建工程和项目的合理资金需求,积极支持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工程建设。”除了农业外,本次论述重点提及了对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的支持,表明基础设施和保障房仍然是保增长的重要抓手。
中性偏松货币立场得到确认
1.利率抬升因素消退,中性偏松可期
《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专栏的形式讨论了“观察市场利率变化的几个视角”的话题,集中解释了2013年下半年以来资金利率大幅上升的现象,并提及了“一些财务软约束部门资金需求量大,对利率敏感性相对较低,其大量融资也推高了全社会融资成本”,这指的是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而2014年一季度的报告则没有提及该项内容,房地产已经风光不再,地方融资平台在《2014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也较为淡化,显示地方举债问题已经得到一定抑制。这暗示了2013年下半年利率抬升的因素已经消退,那么利率下降的可能性自然就上升了。
2.着力降低薄弱环节融资成本为货币放松助力
“报告”中重点提及“优化流动性的投向和结构,着力降低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领域和“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融资成本”,这实际上是一种定向放松。考虑到资金的流动性,定向放松实际上也要求总体政策有一定的放松。
3.通胀回落为货币放松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控通胀曾经是政府的主要政策目标,但是自2013年下半年已经淡化,在《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则更为淡化。报告中披露,“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为63.9%,比上季下降8.3个百分点;55.8%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比上季下降5.8个百分点。”低通胀实际上为央行进一步放松货币提高了更大的空间。
利率市场化路线更为明确
1.大额存单将拓展到企业和个人 《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大额存单的定位是“继续推进同业存单发行和交易,探索发行面向企业及个人的大额存单,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而《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则增进为“下一步在总结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将逐步推出面向企业、个人的大额可转让存单,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负债类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有序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
2.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
《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专栏的方式探讨了“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问题,认为“利率市场化既是逐步放开对利率的直接管制,由市场主体和资金供求决定价格的过程,同时也是央行逐步强化价格型调控和传导机制的过程。”其重点大概有三个:一是通过宣布和调节政策利率引导市场预期;二是建立利率走廊,使利率在走廊范围内变化;三是建立较为完善的金融市场、利率敏感的微观主体和充分弹性的汇率机制。
汇率将容许波动,但同样需要稳定
2014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引发了各方的关注,《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其定位是“继续按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作用,增强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我们认为央行会进一步容许汇率的一定的波动,但是对稳定性同样重视,因此大幅贬值不是央行选项,因此前期所注意到央行对汇市的有力干预为一重要证据。■
上一篇:中国新改革 世界新机遇
更多"央行暗示货币政策“稳中偏松”"...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风神股份(600469)
投资亮点 1.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2011年度,公司荣获2011年河南省省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