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以“65年,中国工业不辱使命”为标题,今年10月8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刊发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碚的署名文章。金碚在文章中说,中国工业创造和积蓄物质财富的使命还远未完成,中国工业仍然重任在肩。 有观点认为,中国至少是中国东部地区的工业化就快要完成了;一些工业品产能过剩似乎标志着工业的末路,应该“去工业化”了。 怎样看待这样的观点?金碚在文章中谈到,目前中国所面临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大都同工业增长有关。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工业转型。但是,工业转型并不是“去工业化”,而是强工业化和深度工业化,即实现工业发展的绿色化、精致化、高端化、信息化和服务化。 为什么说工业转型不是“去工业化”,而是强工业化和深度工业化?金碚的分析耐人寻味: ——当今世界,尽管一些小国可以凭借自己的特色经济而生存,未必要以工业立国,但凡大国则必须建立本国工业来支撑庞大的身躯,否则必然衰落甚至崩溃。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工业尤其制造业是大国之“筋骨”,只有建造起“钢筋铁骨”,大国方可屹立而不瘫软。在很大程度上,新中国65年的经济建设史,就是一部工业化的创业奋进史。迄今为止,中国持续快速发展的最大经济法宝就是规模巨大的工业体系。 ——除了大自然的赐予,各国所拥有的物质财富主要是工业品,尤其是工业所创造的生产设备、建筑物、交通体系及各种物质基础设施等。 ——只有当大规模创造物质财富的任务基本完成、社会追求的目标已主要不是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享用“服务”和积蓄文化财富时,工业化时代才会宣告结束。而且,即使到了那时,工业也不会消失。 ——中国工业化不仅是物质财富创造的历史,也是精神财富创造的历史。工业勃兴与思想活跃相伴。工业发展贡献给中国的不仅是国强民富的物质现实,而且是思想解放、科学理性、开拓创新的精神财富。工业实践滋养现代化观念,工业精神铸就现代文明精髓。 金碚的分析有助于强化这样的认识:现阶段,继续强健工业“筋骨”,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工业发展的绿色化、精致化、高端化、信息化和服务化,是我国重要而又迫切的战略任务之一。
上一篇:移动互联时代电影竞争的还是内容
下一篇:油价跌跌不休:石油卢布或成泡影
投资亮点 1.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2011年度,公司荣获2011年河南省省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