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贸易逆差达千亿美元引热议 供求双侧打造旅游消费工程待加力
继春节期间大陆客赴日“爆买”后,前不久又“挤爆”日本樱花季,甚至催生了“樱花经济”。四月份也是“国花”牡丹盛开的季节,“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牡丹花城”洛阳,第33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樱花和牡丹谁美,谁更具吸引力,当然是各美其美。然而时下,出境旅游消费是否分流内需的问题,似乎更受关注。
而旅游和休闲消费是当前国家大力支持的“六大领域消费工程”之一,如何支持旅游消费发展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出境游分流内需了吗:人分出的少钱分出的多
今年的日本樱花季期间(3月下旬到4月中旬约一个月),国内赴日旅游人数预计将超过35万人次,相比去年增长1倍以上,旅游消费总额超过70亿元。
年初日本对中国游客签证政策的调整迅速催热了日本游市场,而最近又实行了对乘坐指定邮轮赴日的中国游客免签,给本就火爆的日本游市场再添一把柴,对于今年日本赏樱游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不仅仅是日本,今年起多个国家对华个人游客签证的利好不断,触发国内游客出境游的热情。
4月9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2015年第一季度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上半年趋势预测,认为上半年出境游将达到6200万人次。而该研究院此前发布的《中国经济旅游蓝皮书N.7》——《2014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和2015年发展预测》(以下简称《蓝皮书N.7》)预计,2015年出境游将达到1.35亿人次,同比增长达16.8%。
有分析认为,旅游消费外流是对内需的分流,既阻碍了国内旅游消费需求的释放,也给国内一些企业和相关商品市场的发展造成危害,在中国迫切需要提振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当下,对于整体经济形势有不利影响。
尤其是,旅游消费外流具有联动效应,由于出境旅游消费会带来一系列诸如住宿、餐饮、购物等连带消费,旅游消费外流会引发连带的消费外流。
有一些学者提出,我国出境游超前发展,造成内需的大量“漏出”,而中国旅游发展基金面临到期,因而为了旅游业有足够的发展资金,建议开征出境旅游消费税。
其实,目前出境游和国内游这两个市场之间的替代性并不强。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旅游与休闲研究室副研究员马聪玲,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游以短途、自驾自助、休闲观光为主,呈现出出游距离近、出游频次多等特征。国内游和出境游这两个市场目前还是不同的市场消费群体的需求,或者是同一市场消费群体不同时段的需求。特别是在现行节假日条件下,能够出境游的假期有限。
据统计,2014年,国内游36.11亿人次,增长10.67%,出境游1.07亿人次,增长19.49%。在被问及出境消费是否分流了内需时,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所所长蒋依依表示,相比较而言,出境游其实还是很少的。而且,出境游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赴港澳台旅游,每年大约有7000多万人次。也就是说只有大约2000多万是出国游。“36亿对比2000多万,你觉得‘出境游’会分流内需吗?”蒋依依笑着反问记者。
马聪玲指出,出境消费毕竟是少数人行为,且受汇率等因素的影响很大,尽管短期购买量会十分巨大,但很多是特定商品的集中消费而已。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蓝皮书N.7》预测的2015年出境游花费或将达到1800亿美元,同比增长达18.5%。消费总额预计是国内游的1/3,还是相当可观的。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旅游与休闲研究室副主任宋瑞认为,我国主要出境游目的地在很大程度上与人民币结算发展最迅速的区域重合。实际上,国民跨境消费与支付发展,推动了人民币“走出去”。对于出境旅游,始终要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走向世界的全局来把握。
入境游相对萧条:侧面印证国内旅游服务水平确应突破
通常每逢节假日期间,旅游消费旺盛总能带动CPI同比和环比双扩大,带动作用非常明显,马聪玲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旅游业长期以来对于启动内需具有关键作用从中可见一斑,因此未来旅游消费还是启动内需重点。
《蓝皮书N.7》指出,经过20余年的迅速发展,国内游市场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市场的绝对主体。我国大众旅游市场正由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演化。旅游市场主体散客化、年轻化、个性化趋势更加明显。同时,旅游服务早已突破狭义的旅游的局限,旅游服务的边界不断拓展,旅游和旅行服务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态势。
从消费心态看,出游期望越来越高,人们对旅游消费和旅游体验的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旅游活动的方式、层级、时间和空间,则更加分散和多元。在团队游衰减、自由行增加的同时,小团队、半自由行和定制化等出游方式也日渐走热;以家庭和朋友为单位的自助游明显增多。除了传统的观光旅游外,中医药旅游、养生保健游、体育健身游、户外探险游、会展奖励游、修学游和研学旅行,等等,都已经成为老百姓旅游需求的新选项;自驾车游、房车游、邮轮游艇旅游、低空飞行等成为新的热点。以低空游为例,在国家实行了“低空开放”政策后,已有少数省市开始启动低空旅游市场。
当前,以国民需求为支撑,以消费升级为驱动力的旅游经济成为新常态。受访专家均认为,应顺应旅游消费升级的趋势,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需求,积极培育旅游消费热点。
《蓝皮书N.7》特别提出,应推动带薪休假制度的全面落实,提高休假的时间弹性,给国民带薪错峰休假创造条件,减少旅游景区的拥堵,提高国民旅游休闲的质量。鼓励开展以国民大众消费为导向的节假日、暑期、会奖、福利和单位组织的旅游活动。
“旅游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释放,”马聪玲指出,“特别是,还有相当比例的国民大众,特别是广大农村居民、城镇低收入群体的旅游权利没有得到实现。综合性的政策设计还有待进一步推进”。
另外,与出境游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入境游则显得相对萧条。根据《蓝皮书N.7》的预计,2015年入境游1.27亿人次,同比无增长,入境游创收518亿美元,同比增长仅为1.3%。
报告显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高达1000多亿美元的逆差引发多方争议。一方面,旅游贸易逆差的形成,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新常态”,体现了我国国力的增强,是对全球旅游贸易特别是与中国旅游贸易伙伴之间发展的一种再平衡,短期内是可以接受的。另一方面,从长远而言,也给我国促进入境旅游发展、改善国内消费环境带来了压力和动力。
与旅游消费外流具有联动效应同理,旅游消费流入也会带来一系列诸如住宿、餐饮、购物等连带消费。从这一角度而言,入境游增长迟缓或萎缩,对于迫切需要提振内需来拉动经济的当下,有着消极的影响。促进入境旅游发展,也是深挖需求的一条渠道。
供给优化支持旅游消费:不能仅靠资源驱动更要靠人才、知识驱动
一方面,旅游市场需求有待从多方面深挖;另一方面,旅游市场供给基本上仍然停留在早期的发展思路,导致旅游产品和服务仍无法涵盖新的市
场需求。我国旅游市场供需矛盾还很突出,旅游服务和管理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洛阳,旅游产品日趋丰富,产业体系日臻完善,旅游设施、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但洛阳市旅游局局长魏立峰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洛阳独特的资源禀赋相比、与旅游发达城市相比,洛阳旅游业发展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魏立峰坦言,和许多旅游城市一样,洛阳旅游产业发展仍然停留在观光游阶段,偏重于景区建设和提升、景点门票收入,缺少娱乐消费项目,食住行游购娱等产业与旅游产业紧密度偏低,休闲游、度假游、节会旅游发展缓慢、冷热不均,带动、辐射带动作用发挥有限,复合型旅游等不成规模、亮点不多。
旅游市场的供给增量还主要依赖传统的自然、历史文化和资本要素的投入,而依靠技术、知识和人才驱动的商业创新还没有成为主流,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马聪玲表示,旅游产业中小业态创新活跃,但传统的旅游企业和政府管理方式尚未能充分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政策往往跟不上旅游市场发展的步伐。
魏立峰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洛阳旅游市场主体缺失,旅游企业规模小,缺乏特色旅游企业、专业旅游经营机构,在融资、开发、运营、旅游特色产品等方面缺少具有带动性、创新性的现代企业或企业集团。
马聪玲认为,国内游未来的发展主要在于三大方面。一是通过文化内涵挖掘,提升产品价值;二是通过科技融入提升游客体验和便利化,促进产业升级;三是政府完善公共设施和服务。
入境游方面,促进入境旅游发展是深挖需求的一条渠道,那么目前入境游增长迟缓或萎缩的原因是什么?制约入境游发展的瓶颈又是什么?
缺乏综合性的政策设计和系统性的战略谋划是入境旅游发展的桎龊。“入境旅游发展思路仍然停留在旅游交易会、专题推广活动和投放传统媒体广告等旧式的市场宣传推广模式。”蒋依依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由于旅游形象宣传缺乏鲜明的国家形象和便利的入境条件、完善的散客接待体系作为支撑,最终却难以转化为现实的旅游吸引力和产业竞争力”。
国家旅游局旅游促进与国际合作司司长李世宏指出,入境游市场开发要精准施策,特别是要强化联合开发策略。一方面,要通过及时掌握和传递旅游市场需求,主动跟踪并及时反馈海内外旅客对旅游市场秩序、服务质量的评价,引导和帮助旅游目的地和企业不断开发产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另一方面,要实施宣传推广自身的联手,一是要构建旅行社、旅游交易会、媒体、网络等多渠道联动式推广体系,二是要整合地方资源,如统筹长城旅游带推广联盟、京杭大运河推广联盟。
上一篇:中国无人机商用市场一触即发
下一篇:铁矿石资源税率下调 难改行情弱势
更多"旅游贸易逆差达千亿美元引热议 供求双侧打造旅游消费工程待加力"...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风神股份(600469)
投资亮点 1.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2011年度,公司荣获2011年河南省省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