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博士
扩容大跃进无疑是当前中国股市一挫再挫的症结所在。但是,比之更严重的是诚信缺失。温总理10月19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着重指出:“当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相当突出,人民群众十分不满”。殊不知,中国股市中的诚信缺失最为严重,拯救中国股市的当务之急是纠正“失信”。
1 货币政策的失信
2009年初,政府推出4万亿投资、地方政府配套10万亿的强刺激计划,M2余额达70万亿,是“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却被轻描淡写地表述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致使许多人错漏了1664到3478点的大行情。2010年底以来,5次加息、12次提准,这明明是“极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但至今仍表述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连“适度从紧”也不说。以致股市中绝大多人丧失了对政策“从紧”的警惕,显然是政策缺乏诚信的表现。
2 “晴雨表”的失信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中国股市以前以“股权分置”为由,拒绝“晴雨表”之说。但是,在全流通后的今天,依然没有将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更不要说去坚决捍卫。2000年底,中国的GDP仅8.9万亿元,2011年猛增到43万亿元,增长383%;2000年,M2广义货币发行量13.24万亿,现在是80万亿,增长504%;房价涨了8-10倍,物价涨了5倍以上,汇率从8.28到6.34元,升值了23.5%。但是,这十年股市从2245到2314点,仅涨了69点,“晴雨表”被扭曲得一塌糊涂,成为全世界最差股市。
既然政府强调“要使居民的收入跟上GDP增长”,为什么不强调股市应跟上GDP呢?
3 把握扩容力度承诺的失信
这两年,“充分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这句话却突然消失了,变成了不顾一切地扩容:60%以上新股“破发”,要扩容;股指雪崩似的下挫,也要扩容。以至于2009年,GDP增长10.3%但由于扩容1.03万亿元,创世界第一,致使股市也从3277到了2808点,跌幅居全球第一。今年,由于继续大扩容,在GDP增长9.4%的情况下,股指再从2808跌到2314点,跌幅比欧美债务危机国家的股市还要大。在此情况下,有官员仍然称:“未来10年中国股市高速扩容都将是世界第一。”这岂不等于说,要把广大民众的财富像水池里的水一样吸干?
4 保护投资者利益承诺的失信
这句中国股市管理层的口头禅,实际情况怎样呢?全球金融危机发源地和重灾区的美欧股市,以及金砖五国中的另四国股市,今年上半年都纷纷创出了危机前的新高,唯独中国股市最多仅到达半山腰,如今的2314点比危机前还跌掉了62.3%。
近期,欧债危机后的中国股市的跌幅,比欧债危机国家的股市还大一倍。如今的股市,只有融资者和再融资者无限度圈钱的利益,而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则成了“一地鸡毛”。
5 “特批”上市的失信
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的规定,股份制改造后成立3年的公司方可上市。这应该是最权威、最庄严的法律。但是,股市中竟然“权大于法”。这两年来,一大批“中”字头大盘股,仅成立了一两年,就被“特批”上市。如中国中冶、中国建筑、中国中铁等等。这些公司中有很多在上市前,为了高价圈钱,报表包装、利润虚增,甚至造假,而上市后,财务报表一般不超过三个季度就变脸。如中国一重,造假行为已被证监会查处,上市不到一年,利润就下降了81.41%。新上市的中国水利的负债率高达90%以上,并且在缅甸水电站的投资因缅方废止而蒙受巨大损失,却在上市前故意隐瞒重大不利信息,根本就不具备上市的条件。大盘股的造假程度和危害性,远胜于小盘股。所以近期市场极为厌恶大盘股扩容,是事出有因的。
6 创新品种的失信
每当市场推出一个新的创新品种,总是吹得天花乱坠,但事后并不成功。例如创业板推出前,被宣传为“十年磨一剑”,极富有生命力,但推出时,起板指数是1000点,现今已跌到760点;又如,股指期货推出前,管理层和舆论一致认为,以前中国股市之所以大起大落,尤其是单边下跌不止,就是因为没有股指期货,但自从股指期货开设后,股市就从来没有上涨过,一直是单边下跌,连反弹都比以往次数少并且幅度小,成了放大10倍做空中国股市的助推器,成为国际资本唱空做空中国经济的帮凶。
操作建议
傻瓜式守仓或为眼下良方
艰险局面中还有什么指望?一是,在跌到极限程度时,网上乏人申购大盘新股,中签率奇高,网下申购的机构也数量不足,导致新股发行失败,用市场力量迫使管理层停止扩容或放慢新股扩容节奏。二是,鉴于目前M2降到13%,创了10年的新低;M1降到了8.9%,创了21个月的新低;10月CPI很可能降到5.5%,11、12月继续降到5%以下。因此,可预期:货币政策在几个月内必将出现松动。所以,目前股市恐慌割肉的绝望情绪,正是快速奔底、艰难筑底临界点上的表现。当市场的忍耐超越极限、恐慌割肉成为习惯,转机就不会太远。因此,目前持有部分筹码傻瓜式守仓,并准备好资金、伺机抄大底,也许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