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奏响“冰与火之歌”:A股回购减持均居高位
奏响“冰与火之歌” A股回购减持均居高位
作者 罗晗 郭梦迪
中国平安6月中旬以来耗资超34亿元回购4002万股,堪称大手笔。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有251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实施回购的公告,已回购金额合计达342.21亿元;而去年同期仅为38.06亿元,增长近十倍。另一方面,中信证券减持中信建投引发市场关注。事实上,2019年以来,A股市场新增1605笔减持计划,涉及上市公司1203家,高于2015年-2018年同期水平。
中国平安大手笔回购
在刚刚结束的6月,A股市场惊现罕见“大手笔”回购。6月下半月,中国平安斥资34.2亿元,回购自家股份超4000万股,堪称大手笔。不过,这高达34.2亿元的回购金额,还未到公司披露的拟回购下限50亿元,距离上限100亿元尚有很大空间。
根据平安此前发布的回购报告书,其拟使用不低于50亿元且不超过100亿元的自有资金回购本公司A股股份,回购期限为2019年4月29日至2020年4月28日。5月23日,平安发放了现金股息,回购价格上限由不超过101.24元/股调整为不超过100.14元/股。
中国平安于6月18日首次回购A股股份,6月最后一个交易日还在努力“吃进”自家股票,短短十天内耗资34.2亿元。伴随着平安大手笔、高密度回购的是中国平安A股的涨势:6月18日至6月28日,中国平安涨幅达10.87%。
安信证券认为,平安此次回购,不仅极大增强了持股股东的信心,降低了市场流通股规模,而且回购股数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利好于管理层长期稳定经营。
事实上,今年以来已有多家A股公司实施了大手笔回购。上半年,招商蛇口实施的回购金额最多,约40亿元。招商蛇口于今年2月发布了最终版回购计划,并随即开启回购,截至6月20日,招商蛇口已完成回购计划,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数量达1.8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33%。
伊利股份日前公告称,截至6月30日,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9463.3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521%,成交均价为30.48元/股,已支付的总金额为28.84亿元。
中联重科回购动作可谓迅速。其自5月17日首次实施回购,于6月28日完成回购计划,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3.9亿股,占回购前公司总股本的5%,成交总金额达21.45亿元。
美的集团回购不仅“财大气粗”,还“接二连三”。该公司在去年末完成了约40亿元的回购,并于2019年1月完成注销该部分总计9511万股的股票。今年2月,美的集团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方案的议案》,同意公司以集中竞价的方式使用自有资金回购部分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为不超过人民币55元/股,回购数量不超过1.2万股且不低于6000万股。截至5月31日,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了4001.50万股,支付总金额达19.92亿元。
上半年已现A股回购潮
年初至今,今年是“回购大年”的说法得到了相关数据的印证。据Wind数据,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共计有157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回购预案,按预案披露的预计回购股份数量和每股价格上限计算,回购金额上限合计达80.59亿元。此外,今年上半年251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实施回购的公告,已回购金额合计为342.21亿元,而去年同期仅为38.06亿元。
去年下半年,A股不断涌现十亿元级别的回购预案,如陕西煤业、美的集团和分众传媒拟回购上限分别达50亿元、40亿元和30亿元。今年回购趋势则进一步延续,形成颇为壮观的回购潮,中国平安的“百亿回购”更是震动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0月26日,人大常委会对《公司法》有关公司股份回购的规定进行了专项修改,修订后的《公司法》补充完善了允许股份回购的情形。此后,证监会、财政部、国资委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意见》,对股份回购都进行了松绑。
通过回购自家股份,上市公司传达出对自身发展的信心。中国平安在其回购报告书中称,回购是基于对公司持续发展的信心,为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为股东创造长远持续的价值,并综合考虑了公司近期股票在二级市场的表现。
中国平安于4月29日发布回购报告书,但在此前至少一周内,中国平安股价都处于历史高位,多日收盘价均在80元以上。而其在6月下旬密集的回购操作中,更是出现“买顶”现象。分析人士指出,这可能是为了抓住回购窗口期——《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实施细则》规定,上市公司不得在定期报告、业绩预告或者业绩快报公告前10个交易日内回购股份。而紧跟着7月而来的是业绩预告、半年报等公告的发布。
但对于大多数上市公司来说,2018年以来,股价位于低位的时间更多。2018年全年,上证综指下跌24.59%,深证成指下跌34.42%,2019年1月,上证综指跌至近期低点2440.91点。据Wind数据,今年1月共有9家企业发布关于回购计划的董事会预案,拟回购资金上限接近7亿元,而2018年同期仅为1.65亿元。分析人士指出,市场低谷一般伴随着回购潮,而回购潮的出现又印证着市场处于低位。
虽然回购总量在上半年到达高位,但回购规模增量在逐渐回落。国盛证券指出,去年10月以来,市场新增回购规模维持回落趋势。6月截至目前,上市公司发布回购预案85个,拟回购金额合计为34.5亿元。其中,上周发布预案29个,预案金额仅为8.64亿元。市场新增回购意愿持续回落,6月仍在消灭存量。
减持计划处近年高位
回购数量增多的同时,A股市场上的减持也在进行。Choice数据显示,A股2019年上半年新增约1605笔减持计划,涉及上市公司1203家。而2015年-2018年同期,A股仅分别有161份、320份、419份、954份减持计划发布,分别涉及公司140家、274家、346家、713家。
东莞证券认为,近期主板市场重要股东变化,由净增持转为净减持,而中小创板块的减持规模有所收敛。整体来看,规模未显著扩大。
国盛证券指出,分析上市公司减持,可以从股东类别来看:质押股东、解禁股东和其他股东。质押股东代表前期存在高比例股权质押的股东,在当前的市场反弹窗口,存在主动或被动的减持动机以缓解股权质押压力;解禁股东代表近期存在限售股解禁的股东,从解禁数据来看,2018年6月-7月以及2018年12月-2019年1月,这两波解禁小高潮之后的减持冲动由于市场低迷而延后,特别是部分股权投资公司参与的定增解禁,在当前窗口期亦有较大的获利动机;最后是其他股东,这类股东不存在其他外在因素的制约,其行为反而恰恰能反映产业资本对当前市场的态度。因此,对于上市公司减持主体及意图投资者还需客观对待。
银河证券认为,从行业层面看,2019年年初上涨较快的电子元器件、计算机、机械等板块位居减持前列。产业资本对公司盈利情况悲观是减持的主要原因之一。近期经济数据虽然一定程度上优于预期,但后续行情仍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者须对行业基本面数据保持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清仓式减持频频出现。中信建投6月25日发布公告称,中信证券拟减持其所持有的全部中信建投股票4.2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5.58%。不过,在随后中信证券股东大会上,中信证券董事长张佑君称,根据减持新规,现在做的是一个表述,是在未来3到6个月申请这样一个事情(减持),并不一定是在3到6个月之内一定实现,还是要看市场环境的条件。减持新规是要求提前做出表述,能不能实现,未来在执行过程中会有公告。
事实上,不止中信证券,6月份宣布清仓式减持的上市公司已先后有天和防务、光威复材、博腾股份、华自科技、东晶电子、蓝帆医疗等20余家上市公司。
对于减持原因,多数公司表示股东减持是基于股东自身的资金需求。蓝帆医疗详细给出了如下三点理由:一是基于自身资金需求及安排;二是有意通过股份协议转让,为上市公司引入有专业背景的投资者,建立长效共赢机制,有利于上市公司的战略发展,提升其持续盈利能力;三是继续突出蓝帆投资的控股地位。
也有公司表示,减持的原因是为了偿还借款。例如,博腾股份在减持计划预披露公告中表示,为缓解长期以来的质押债务压力,合理控制融资杠杆,居年丰、陶荣、张和兵拟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减持所得资金将主要用于偿还其对外融资借款,降低自身资金风险及负债率。
下一篇:今日A股收盘播报:跌0.94% 报3015.26点(2019.7.3)
更多"市场奏响“冰与火之歌”:A股回购减持均居高位"...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中光学(002189)
投资亮点 1、公司光学冷加工设备种类齐全,将加工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