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了春来了,楼市眼看又行了?
一二线城市至少还有创造春天的冲动,三四线城市已经“躺平”等待春天的到来。
文 / 巴九灵
楼市苏醒
最近楼市的动静有点大,有一股寒冬后复苏的迹象。
首付比例下降、房贷利率下调、公积金政策调整、购房补贴……楼市新闻多到眼花缭乱,小巴来捋一捋。
1. 首付比例下调至2成——花更少的首付就能“上车”了。
自从菏泽打响了下调首付的第一枪,不少城市纷纷跟上了。目前,包括菏泽、赣州、重庆、佛山(非限购区域)、南通等在内的多个城市,已将首付比例下调至2成。当然,这些城市降低首付比例至2成都是在合规的前提下。
下调首付比例就是降低购房门槛。降低首付比例和放开限购,是房地产放松政策的两大关键工具。业内人士预测,接下去还会有一波降首付比例的浪潮,而且,预计后续将会有部分城市解除限购政策。
2. 房贷利率下调,放款提速——贷同样的款,支付的利息更少,银行放款的时间缩短了。
2月21日,六大行同步下调广州房贷利率,首套从5.6%下调至5.4%,二套从5.8%下调至5.6%。
假设贷款500万、30年期,每月可以少缴房贷630元,30年累计少缴22.6万。
随后,苏州、南京、杭州、深圳等多个城市房贷利率均有所下调。贝壳研究院2月监测的103个重点城市中,有87个城市的房贷主流利率环比下调,较上月增加28个,没有利率提高的城市。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银行放款周期明显加快,基本提速至2019年以来的最快水平,包括北京、深圳在内,近四成的城市放款周期不足一个月,杭州个别银行放款周期只需5个工作日。而在去年10月,90个重点城市房贷平均放款周期为74天。
3. 买房补贴政策此起彼伏——政府送钱邀人才前来买房。
前段时间,“大学生在浙江创业失败,政府可代偿10万元贷款”一事引发热议,这是2015年就有的政策,放在今天重提,实则为浙江“抢人”之战术。
同时,浙江还宣布,除了杭州市区,浙江省全面放开专科以上学历毕业生的落户限制,杭州的落户条件为本科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到浙江工作,可享受2万—40万不等的生活补贴或购房租房补贴。
1月—2月上旬,长春、昆明、安徽、 惠州等地也出台了购房补贴政策。2月14日,浙江绍兴市开新闻发布会,对人才最高给予500万元的“房票”补贴。2月23日,上海金山发布人才新政,最高可享200万元购房补贴。
不管是各地银行的信贷宽松,还是各地政府砸真金白银,升级“抢人大战”,目的都是为了刺激房地产市场。那么,在各种政策刺激和利好条件下,这波行情会起来吗?
寒冬过后,楼市“春天”来了吗?
恰好时间到了3月,按照惯例,每年三四月为楼市“小阳春”,哪怕这一整年是房地产熊市,三四月的行情也会表现不错。其中有众多原因,比如一部分人经历了春节期间的交流后,会下定购房的决策,购买力被蓄积到三四月份,开发商也愿意在三四月做一些开门红的促销活动。
川财证券研报统计了1999—2019年的数据后发现,1—2月为传统淡季,房地产销售普遍在3月有明显改善。其中,2015—2019 年,3月单月销售金额、销售面积占全年比重均在9%左右,高于同年1—2月合计销售规模。
那么,问题来了,今年会有“小阳春”行情吗?楼市是否能走出“寒冬”迎来“春天”?如果楼市“春天”到来,是否意味着房价会上涨?
小巴采访了五位房地产行业的专家,下面就来看看他们的看法。
最近,随着放贷速度加快,房贷利率降低,一二线热点城市核心地段那些高总价的二手房有了流动性。看新房的人数也有增加。
市场先从消化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的好房子开始,再消化次好的房子,这是一二线城市楼市回暖的迹象。
三四线城市则是另一个世界,二手房和新房基本是“躺平”状态。尤其在那些失去产业和人口支持的三四线小城,开发商和从业者普遍悲观,不再做过多的营销,主动“躺平”等待春天的到来。
如果说一二线城市至少还有创造春天的冲动,三四线城市则已经失去创造的冲动,只是在等待春天。但目前春风还没有刮到三四线城市。
今年三四月的“小阳春”与过去会有很大不同:
1. 大家的信心和心态已发生变化,这不是几个政策和开发商的营销动作能改变的。
2. 经济收入是根本性因素,大家手上没有过多的钱进入房地产,而且对未来的收入预期并不乐观,以求稳为主。
3. 大家确实认识到,房住不炒是常态化的长期政策,虽然有短期政策利好,但绝对不是大水漫灌。
最近,楼市的三个新闻放在一起,有了那么一点“惊蛰”的气息。
1. 广州备案价突破14万元/㎡。
广州一个豪宅项目的备案价突破了14万元/㎡,这无疑刷新了广州一手房的价格天花板。此前,广州的限价天花板被摁在10万元/㎡以下。虽然不能说广州的限价政策放松了,但可以说广州的限价天花板已经突破了。这种突破,多多少少会带来房价可能上涨的市场心理预期。
2. 郑州代市长喊话房地产。
据《郑州日报》报道,郑州代市长在 2月15日召开的郑州市委经济工作会上说:“郑州的发展潜力很大,后劲十足,社会各界对郑州的预期特别是房地产业发展非常看好。”他的理由是:光是留郑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这两个群体,在政策鼓励下,差不多就能把郑州商品房存量消化掉。
另外,郑州还将推出降低二手房税费等措施,拉动市民改善型住房消费。
更重磅的措施是大力推进安置房“货币化安置”,像2015年楼市去库存那样,拆迁户又可以拿到钱去买商品房。
3. 菏泽最低首付比例降至两成。
把这三个新闻放在一起,是不是有那么一点“惊蛰”的气息?如果再加上各个城市还在不断下降的房贷利率,“惊蛰”的气息是不是更浓郁了一些呢?
过去半年和未来半年的楼市,有可能跟二十四节气基本对应。过去半年,我们已经经历了“寒露”也经历了“大寒”;再过几天就是“惊蛰”了,“惊蛰”就是“春雷响,万物长”的意思。
当然,楼市如果要到“大暑”状态,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一线城市首先迎来春天,上海更早一些,去年11、12月二手房成交分别超过1.4万套和1.8万套,明显迎来了翘尾行情,并且1月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幅度都达到了0.6%。
北京、广州1月新房价格亦环比上涨1%、0.5%,市场复苏中。尤其是深圳1月新房价格也迎来了0.5%的上涨,但二手房价依然环比下降,加之深圳调控在一线城市中处于最严态势,预计深圳的整体复苏会相对晚一些。
相比之前,二三线城市更为分化,有良好基本面支撑的城市,包括人口流入和经济发展,同时供求均衡的区域,一旦房贷政策持续放松,市场交易就会快速“流动”起来,三四月成交量提升将是大概率事件。
目前包括降首付、降利率等大尺度政策都已跟进,但大都出现在三四线以下城市,后续跟进的城市将会进一步增多,同等市场环境下,政策放松的力度越大,市场复苏的脚步也将越快。
在各方强力救市的努力下,特别是1月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都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市场有微弱甚至不太确定的复苏迹象,还不能确定是春天。
过去几年的春天,是在各种调控政策频出,压制市场的背景下,迎来的春天。
而今年的春节不同,是在官方政策的大幅度转向,各种暖市托市政策不断,才换来了这个所谓的春天,是不是真正的春天非常不确定。
从数据看,“春天来了”并没有出现,因为去年上半年房地产数据较好,因此今年的数据同比去年,下跌比较明显。即便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数据有“止跌”迹象,但还没这么快企稳,只能说有企稳的信号。
房地产市场将呈现“√”的形态,当前处于降温的末端,而后续则有触底反弹的可能。
楼市要真正企稳
关键在于老百姓的收入和信心
楼市的春天会不会来,还有待时间考证。不过,住建部对2022年楼市的定调,已经有了。
上周四,国新办有一场跟房地产相关的发布会,住建部部长和副部长们说到了看起来有些矛盾的话:
一方面的关键词是:房住不炒,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另一方面的关键词:努力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发挥积极作用,保障刚需,同时满足合理的改善性需求。
也就是说,2022年坚持房住不炒是真的,但去年下半年以来“楼市迅速降温甚至冰冻”显然也是不行的。
而且,得承认房地产市场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牵扯面也大,产业链条又长,既关系到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又影响到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说到底,国家不希望房地产大涨,但也不希望大跌,关键在于一个“稳”字。
但就目前来说,房地产市场还在谷底,如何能企稳?来看看专家们的分析。
暖市政策仍然会不断释放,甚至还会继续降低首付,降低银行贷款利率等。除一线城市和或许部分热点二线城市外,其他城市松绑甚至解除限购,也都可以期待。
但是,这场危机表象上是房地产企业的债务危机,而实际上是人们的信心危机,是2021年各种不利因素叠加的结果。
拯救市场,从根本上是要拯救人们的预期和信心。
影响人们预期和信心的,既有疫情,又有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切身能够感受到的自己及身边人的就业和收入情况等。
当然,还有这次危机的核心原点——恒大债务危机,以何种方式处置,对整个房地产市场和行业乃至金融系统,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和伤害,会不会有更多房企爆雷,这些因素都影响着人们的预期。
楼市要真正企稳,关键在于老百姓增加收入。增加收入无非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大水漫灌,货币超发,已被验证不是个好办法。
第二个是老百姓的真实购买力提升,这要靠发展产业经济,目前中国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新动能尚未替换旧动能,老百姓收入不太可能大幅增长。
从2022年的短期情况来看,首先土地供应方面面临一个矛盾:各地政府无法迅速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这意味着土地供应要保证一定的数量和价格,但开发商这边卖不出房子,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去拿地,那如何去消化土地供应?
我建议:一是让国有房企以及当地的城投公司来拿地托底;二是在融资方面对民企适度放松。
此外,我建议政策不能再一刀切,调控要更精细化。
“房住不炒”政策调控至今,一直实施“一城一策”,也就是不同城市根据自身情况出台不同政策,但“一城一策”已不适应今天的情况。
据我观察,以长三角的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四个城市为例,在过去两年,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走出了不同的行情,有的区域几乎没涨甚至是跌,有的区域涨得较多,二八现象特别明显。
我认为,这时政策调控的颗粒度可以更精细化——从“一城一策”转变为“一区一策”“一县一策”。
不同区域,该压制的压制,该拉升的拉升,当然拉升不是说拉升房价。比如,土地供应要更具弹性,在房价上涨、土地价格上涨较快的核心区域增加土地供应量,一些产业相对靠后,人口流入不大的区域,适当减少土地的供应量。
再比如,允许不同楼盘的差异化。一些热门楼盘要理解开发商提出的5成首付、8成首付等高比例首付要求,而一些冷门区域的楼盘,则可以实行2成或3成的首付比例。
过去二十多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循环模式是:
楼市太冷,出了一套救市政策,短时间内还是没起色,于是就忍不住再多打几针猛药;猛药下去,确实很快就见效了,但市场又井喷了,只能出台打压政策;打压政策密集出台,短时间内还是没见市场降温,于是又忍不住再多打几针猛药……如此往复循环。
到了这一轮救市,官方称“稳楼市”,决策层格外谨慎,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谨慎。
从目前已出台的救市政策来看,没有用那种立马就能见效的猛药,都是用非常谨慎的措施——这是幸事。当前阶段最需要警惕的是:如果未来两三个月之内楼市还是没有起色,决策层能否克制住不用猛药。
一旦用了猛药,短期爽,下一个周期恐怕又将是一团乱麻。
不能急于见效,需要耐心等待,要对结果有信心。
下一篇:爬坡过坎 中国经济将行稳致远
更多"冬去了春来了,楼市眼看又行了?"...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达安基因(002030
投资亮点 1.新冠检测概念,又是熟悉的转折+缺口的模式,最近疫情又出现反复,并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