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车企在降价战中寻求突围
在2024年的汽车市场,比亚迪引发的降价潮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这场由比亚迪所引领的价格风暴,不仅仅是对市场的一次简单冲击,更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态势的一次重要转变。比亚迪在年后宣布,将两款新车型秦PLUS荣耀版和驱逐舰05荣耀版的起售价大幅下调至7.98万元,这一举动无疑拉开了新一年价格战的序幕。
紧随其后,多家车企如五菱、长安、哪吒汽车、吉利、小鹏、零跑和凯迪拉克等也纷纷公布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共同参与到这场降价潮中。这一系列的市场策略,不仅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品牌在销量和排名上的提升,也使得整个汽车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广汽埃安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重要参与者,也选择了跟进降价的策略。不仅推出了售价9.98万元的埃安Y Plus星耀,还官宣AION S MAX星瀚、AION V Plus 80Max降价23000元。在短短五天内,埃安汽车三度降价,显示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积极姿态。埃安的这一系列降价行为,不仅仅是对市场的一种应对,更是其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寻求更大发展空间的一种尝试。
这场降价潮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改变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价格的认知,也促使整个行业在价格策略上进行重新思考。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每一家车企都在寻求自己的生存之道,而降价无疑成为了他们共同的选择之一。然而,这样的竞争方式真的可以持续吗?
俗话说“没有垃圾的产品,只有垃圾的价格。”降价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但是仅依靠降价对于车企而言并不可持续。一方面,对于国内新能源车企来说,降价并不是其独有的护身符。在新能源车企不断降价的当下,传统合资车企同样也在降价。曾经20万元起步的凯美瑞、雅阁、帕萨特等合资B级燃油车,如今终端价可能已经降至15万左右。而在2023年的国内B+C级车销量榜单中,合资车凭借着降价依旧占据着销量前十中的大部分位置,这说明,只是单纯的降价,可能并不能完全在与燃油车的竞争中胜出。
另一方面,那些早已在国内耕耘多年的传统合资品牌们,依靠此前的积累,相比近些年才迎来快速发展的新能源品牌更加家大业大,即使开打价格战,合资车企也有着充足的储备。而反观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势力们,由于成立时间短、前期投入大,绝大部分还都处在亏损状态,如果再一味从降价方面入手,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自身的财务问题,甚至反被合资车企拖入价格战的深渊无法自拔,最终“杀敌800,自损1000”。
因此,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企要想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实现突围,降价是一大手段,但是不是唯一手段,更重要的还是要加强自身的产品竞争力,通过在技术升级、用车体验提升等方面入手来吸引消费者,同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加强流程管理降低成本,这样才能更好立于不败之地。
要想实现顺利突围,需要车企加强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拿出一些人无我有的新东西,这也对车企的自研能力有着更高要求。在自研领域,比亚迪可以说是国内车企的榜样之一,无论是之前的DM-i超级混动技术、刀片电池和e平台3.0的“老三样”,还是最新的“云辇平台”“易四方”“CTB一体化车身”新三样,可以说都助推了比亚迪销量的起飞。而在高端市场,仰望U8百万元的价格,依旧能够在上市3个月的时间内销量超过4000辆,足以说明只要产品优秀,价格并不是影响销量的最大阻力。
要想实现价格战中的突围,还需车企优化成本管理和运营效率。想要降低成本,就需要厂商拥有对造车上下游过程中的强大掌控能力,这也要求车企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产业链。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曾表示,“埃安不仅要造车,相关行业的上游和下游,我们都介入。”而只有打通了全产业链,控制了上下游产品的生产后,才能不仅避免其他企业在关键技术上“卡脖子”,还能让企业从抗成本变成控成本。而比亚迪正是有了弗迪电池、比亚迪半导体等自身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才能带来7.98万元秦PLUS这样极致产品力的车型。
智驾可以说是当前新能源车企竞争的又一个重点领域,已成为了一些车企突围价格战的利器。依靠智驾实现行业突围,在问界身上有着非常明显的体现。华为的ADS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成为了不少消费者选购问界M7的一个主要原因。数据显示,在新问界M7车型的订购中,智驾版占比60%,城区智驾选装率高达75%,优秀的智驾体验帮助问界M7成为了当前最热销的造车新势力车型之一。
问界的成功还体现了生态的重要性。在车辆越来越强调智能化的当下,车辆已经开始变成一个大型的智能终端,就如同苹果的iOS生态是苹果最大的护城河一样,车企也开始将旗下车辆纳入与手机、平板乃至智能家居等一系列生态链之中。对于数量庞大的华为用户来说,同样采用HarmonyOS智能座舱的问界对于他们有着更大的吸引力。而在问界之后,拥有了魅族的吉利以及即将带来首款车型的小米,也都看到了完善的生态链所蕴含的强大潜力。
车企出海也是破解当前国内价格战的另一个好方法。既然国内竞争激烈,那就走出国门,前往更加广阔的海外市场。而海外市场更高的售价,也能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在这一点上,奇瑞非常值得其他厂商学习。在刚过去的2月,奇瑞以143155辆的销量拿下自主品牌销量第一,同比增长达37.8%,这其中出口销量超过8万台,占到了销量的近60%。而在过去的2023年,奇瑞集团年出口汽车达到937148辆,同比增长101.1%,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出口销量也占到了全年188.1万辆销量的一半左右,成为了奇瑞销量的主要增长源。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要想实现顺利突围,车企需要在自研、产业链建设、智驾、出海等多个维度进行努力,而目前能够在这些维度都有亮眼表现的车企并不算多,比亚迪和埃安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
在自研领域,围绕智能纯电汽车最核心的三电技术,埃安在2022年成立了专门的电驱和电池公司,完成三电自主产业化布局,去年12月,埃安正式发布全栈自研自产的P58微晶超能电池,这不仅标志着广汽埃安全面掌握了最核心的电芯研发生产能力,也让其成为全球极少数在全产业链上具有这样能力的整车企业。
在智驾方面,埃安也早有布局,在去年12月5日,埃安就已获得广州市交通局下发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通知书》,正式拿到L3测试资格,旗下高端豪华品牌昊铂的相关车型已经开始了L3路测。而在不到三个月后,昊铂GT高阶智驾3L版正式上市,新车具备全面领先时代的高阶智驾,拥有L3级自动驾驶“准驾资格”。而比亚迪新款汉EV天神之眼四驱智驾型,也是比亚迪首个搭载“天神之眼”DiPilot 100 平台的车型。王传福曾表示,比亚迪已经拥有了4000余人的智驾团队,也已经全力投入到智能驾驶中。
在海外市场的开拓方面,比亚迪和埃安也同样再发力。去年一年,比亚迪在多国热销,海外销量达24.28万辆。为了进一步提升运力,比亚迪还购入多艘滚装船用于出口。埃安则进一步深入东南亚市场,在泰国建设的工厂也将在今年正式投产。而在今年1月,埃安的海外销量也首次突破3000辆,这反映出,二者也正在加速海外市场的扩张。
正是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努力,埃安在去年力压理想、蔚来等一众造车新势力,成为了仅次于比亚迪的国产新能源品牌销量第二。与比亚迪近一半销量为混动不同的是,埃安旗下均为纯电车型,这也意味着埃安在未来以纯电为目标的市场中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预见的是,作为国产新能源双子星的比亚迪和埃安,接下来很可能会从混动和纯电两个方面共同出击,对当前依旧有着不小规模的国内燃油车市场形成包夹之势。比亚迪打出了“电比油低”的口号,而埃安也祭出了“科技平权”战略,让高端技术逐步平民化。
比亚迪开年后的一系列努力,也让其在订单量上获得了回报。比亚迪官方表示,秦PLUS荣耀版上市首周,订单量就已经来到了23590辆,而周末线下看车的用户同样络绎不绝。而在宣布升级优惠后,埃安的订单数量同样迎来大涨。在三月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订单增长对车企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总的来看,2024年对于国内新能源车企很可能会是非常关键一年,一方面,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还将进一步提高,这也给广大新能源车企带来了更大的机会。另一方面,伴随新能源渗透率提升的还有惨烈的价格战,那些竞争力不足、没有自身特点的车企,可能会被市场加速淘汰。而要想在竞争中实现成功突围,仅仅依靠降价可能并不够,还需在多维度方面提升自身竞争力,而比亚迪和埃安,可能也给其他新能源车企打了个样。
更多"2024年车企在降价战中寻求突围"...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达安基因(002030
投资亮点 1.新冠检测概念,又是熟悉的转折+缺口的模式,最近疫情又出现反复,并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