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网金2018年展望:忘掉银行身份 猛烈谦卑走出去
2017年,我说了银行网络金融的很多坏话,也说了很多的希望,归根结底,还是希望从事网金事业的人能够不辱使命,做出点有意思的事情,哪怕是为了可以拿出来臭显摆一下,也是一种幸福感。
2018了,总要有些新气象,我们都希望抛开杂念,直面自己事业的未来,今天不如分享一下对于银行网金腰里腰气的未来展望,我相信2018年陆续会有银行网络金融实现这样那样的结果。
选择性忘掉自己的银行身份
未来的1-3年,市场一定会在各项规范整治中不断洗牌,银行加速赶超互联网的红利期来了,但是市场对于银行的认知早已改变,市场对于金融的需求也已经改变,用户的习惯也已经改变。在开始创新项目以前,银行更需要的,是对自己身份认识的革新。
有人说平台思维,有人说降维攻击,说的邪乎,可互联网本没有什么方法论,看似它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而仔细看看,实际上又什么都没有改变,只是通过技术做了一点点整合,实现了一点点效率上的提升。然而就是这不断的不断的一点点,让敌人麻痹,却让市场兴奋。所以,互联网什么时候“颠覆”过?它从来没有什么真正的颠覆。
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在网络金融上选择不再称呼自己为“银行”,甩掉名称上的包袱,线上去“银行化”,让银行服务不再狭隘,才能让银行网络金融的路走得越来越宽广。
猛烈且谦卑的选择服务“走出去”
赋能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词,从10多年以前互联网开放平台概念逐步兴起,让一众开发者能够参与到平台的集体建设,共享平台发展的收益,这种不断创新的“共建”模式就日渐成为主流,这种“共建”带来了能力输出的合作新模式。赋能即是开放了自己的核心能力,这既需要勇气,也需要实实在在的真本事。洪水之所以能成为猛兽是因为它无孔不入的能力,互联网之所以发展至今,也是因为其强大的服务渗透能力。
尽可能的开放服务,是这个时代挡不住的需求,你不做,也会有人尝试去做,更会有人不惜一切代价的去做,毕竟输出得当能够带回一整个生态。
去年说了很多金融赋能的话题,银行选择走出去可以有更广阔的空间,存量银企服务的升级,增量互联网企业的孵化,都可以通过走出去的模式深度介入,走出去在技术上是容易的,更难得在于内部制度的拿捏和输出合作的策略,真正让被输出的对象接纳,可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所有我们可见的成功的输出都不是单单为了输出而输出的,毕竟这些孵化期内的合作,有时候需要更多增值服务去辅助撬动,这些增值服务指的不是附加金融服务或者是费率倾斜,而或许是在资本层面和商务层面的扶持。
另一方面,赋能的对象不仅仅是合作伙伴,更重要且不应该被忽视的还有分支机构,分支机构未来机应该属于内部机构,也应该属于合作机构,与总部的关系应该越来越接近中间状态,分支机构被赋予新的能量将会带来更为持久的创新发展动力。只是脑袋太大有时候可能是脑积水,四肢手脚也得足够发达才能更健康。
永远不可忽视的坚守流量“引进来”
上面我们说成功的输出不仅仅是输出,更多地输出都伴随着输入的达成,这种输出与输入构建了流量本身,毕竟流动不起来的量,无法称之为“流量”,也就不会因为流动性产生额外价值。不论是线上流量,还是线下流量,引进来成为自己的可运营流量,都是商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流量思维不是互联网的专利,我们每一个线下机构都在无时无刻的以客流辐射能力及成本去考虑选址的合理性,线上的世界一样。每一b的流量,都可以通过运营发挥它的价值,提升它的转化。
引进来都是流量战略中的底线,有多少的自运营流量,决定了在网络战场上有多强的防御能力,外部的流量永远不是自己的流量,外部的流量成本永不可控,外部的流量永无法满足我们对转化的真正需求。
可运营的流量不仅仅是对银行自身业务的转化基础,更可以转化为真正的商务资源,用于资源互换,撬动孵化合作,捆绑利益共同体,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即便很多人都质疑说互联网流量已经被巨头垄断了,还有必要去单建流量体系吗,但是对于流量的攫取永远都不应该被忽略。
所以你说银行做新APP还有没有市场空间?要我说,仍然有空间,起码在金融数据应用方面以及金融服务的品牌价值方面哪怕是营销资源方面,都仍然有优势,只是应该有更明确的流量策略,而不是为了平台而平台,盲目跟风。
头脑清晰的看待场景迷雾,收拢视野,聚焦核心
场景是美妙的,每一个互联网企业,都在不断追求场景的服务价值,但场景是多种多样纷繁错杂的,没有聚焦,就没有极致,没有极致就不能去构建一个真正具备竞争力的核心场景,不是一个核心场景,就难以挖掘场景背后真正的价值。食堂菜终究敌不过精致小炒,每一个场景的合作都有其原始目的,这些目的几乎不可能用几个简单的模板去概论。一个场景的合作,到底是输入型合作还是输出型合作,是为了感官上的轻度交互,还是线下肢体行为交互,还是更进一步的线上线下并行交互,还是有真实交易的重度交互,还是有行为后反馈以及回溯能力的更深层次的交互?只服务1000个人但是具备深度价值贡献,和服务几十万人,却毫无商业运作空间,如何取舍,如何定义?面对场景是重功能设计,还是重运营设计?等等。
其实,场景是个典型的B2B2C模式,B与C的平衡本身就需要处理的艺术,场景的拓展是一项宏伟的工程,而场景之所以被提出,就是因为互联网发展已经向深度挖掘场景价值的方向转变,相较以前的功能价值来说,场景价值显然更具备拓展性,对于场景合作来说,绝非辐射面越庞杂越好,毕竟场景不是功能,越是聚焦于与自身战略密切相关的场景,场景的价值才越能够不断被挖掘,从一个核心场景出发才能不断丰富场景的外延服务,最终将散落的场景连成网。
你如果想挖出一个深坑,一定是靠凿子,而不是锤子。未来的金融场景,会越来越关注核心场景的运营能力,以及由场景带来的流量转化和平均价值贡献。
另外一个关于场景的建议则是,金融场景的建设永远都不是为了抢夺场景运营方的饭碗,一个可持续的金融场景方案一定是融入场景中各个参与方的主要诉求,实现平衡,场景建立需要关注生态,而不是替代,不能以打碎一个原有生态作为代价。
更为独立的网络品牌锻造策略
人在网络中越来越分裂,有些线下不能够理解的事情,在线上就能够轻松理解,有些在线下顺理成章的事情,在线上举步维艰。同样一个人,他能接受一出门就看到楼下银行的广告牌,却可能在手机上看到被人推销的APP LOGO无比烦躁。
网络品牌,需要网络的话语体系去构建,这种话语体系由颜色搭配、文字字体、排版设计、构筑的品牌故事、代言形象等等一系列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构成,但就是这样的话语体系,决定了银行网络金融是否具有中长期生命力,这种话语体系与严谨性、安全性毫无关系,它只决定银行与网络金融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其实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尝试,有些时候一对比就能显示出差距,这里我就不提案例了,大家可能已经观察到了。
未来银行的网络金融品牌,不会是银行品牌的延续,而更会成为原本银行品牌的强有力补充,既然获新客,就要有获新客的工具和语言,只有相对独立的品牌发展之路,才能带来新的市场,对于一些市场占比原本极高、固有品牌意识已经僵化的大行来说更是如此。
修炼跨越维度的数据应用内功
数据的应用早已不是数据统计的问题,if then 解决不了真正的数据应用问题,随着网络金融能力的走出去、引进来,场景能力的不断释放,每一个用户的数据维度将几何增长,且这些多维度的数据将会再次跨平台应用,前些天只因为在街头的KTV唱了几首暴露年龄的老歌,最近的虾米音乐已经在不断推送这些歌曲了。
银行的数据应用远不只是为了做一份述职报告,也不是为了做一份看似炫目的“支付宝帐单”服务,数据的应用是为了完成对一个用户的全新认识,实现跨平台的应用,应用于拓新营销以及更重要的存量运营。数据与算法是为了补充风险控制能力,完善风险定价策略,“千人千面”不只是为了千人千面,更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平台的一系列不同之下,呈现千人万面、千人十万面……是为了不断提升每一个流量的转化效率,挖掘流量的综合价值。
未来的数据都是为市场服务的,不能体现商业价值的数据服务,都是低效能的成本。
不再虚设指标,虽然紧盯眼前利益,也得鸟瞰一下未来宏图
除非是一些极端激进的互联网银行,否则我相信绝大多数银行都是严格为当期利润负责的,当然为当期利润负责就不得不割舍一些远期利益,但是紧盯眼前利益虽好,却千万别因为不敢鸟瞰未来,而让自己成了温水里的青蛙。
未来几年,或许银行的竞争对手真的不再是这些传统的相爱相杀的同业老对手,更是一些其貌不扬却在不断悄悄拿全金融牌照的互联网小兄弟,没了各种无谓的羁绊,拳拳打在你“当局者迷”的软肋上,苦不堪言,还手的力量越来越弱,甚至一个头晕眼花不留神,一记勾拳打回在自己脸上,不仅输给了对手,也输给了自己。对未来的预判不只是投了哪些外面看起来红红火火的生意,以及美妙的考核数字,也更是选择给自身的变革开些包容的绿灯。
对于眼下的考核,不如考虑针对平台所承载的功能,比照互联网指标进行管理,将市场规模指标、流量运营指标、转化效果指标区分看待,每一个指标都可以细化为4-6个细分指标,我想总比一刀切的指标设计要更有效。
更多"银行网金2018年展望:忘掉银行身份 猛烈谦卑走出去"...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乐通股份(002319)
投资亮点 1 公司技术中心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烟酒包装用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