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亿银行理财陷尴尬境地 不再保本保息还有可信度吗
银行理财产品似乎陷入了一个无比尴尬的境地:没了保本保息的承诺,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是否还有足够的可信度?当失去“刚性兑付”这个与生俱来的巨大光环,银行理财产品较其他金融理财产品而言究竟还有什么优势?
近年来,中国银行理财市场发展迅速,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和募资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末,中国大资管行业规模已达116.18万亿元。其中银行理财规模达29.05万亿元,占比25%,在市场中占绝对主导地位。但由于增长速度与规模过快,银行理财产品蕴藏多层嵌套、加大杠杆、监管套利等多重风险。
银行理财产品成银监会强监管重点
4月以来,银监会接连发布重要文件,剑指银行业风险管控。而银行理财则成了强监管的重点。银监会在4月份召开的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明确提出要“规范理财和代销业务,规范销售行为,充分披露产品信息和揭示风险,严格落实“双录”要求,做到“买者自负”,切实打破“刚性兑付”。此外,资管新规呼之欲出,业内人士预计打破刚性兑付将成为未来出台的统一资管新规的最大亮点。
事实上“刚性兑付”一直是国内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上不成文的潜规则。最新数据显示,市场上80%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都是非保本产品,但绝大多数投资者仍误认为银行理财产品都有保本保息承诺。
专家批银行理财产品乱象:不保本又保预期收益是对市场的扭曲
近日,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上公开批评银行理财产品乱象时称“银行销售的不保本又保预期收益的产品是对市场的扭曲”。目前银行对于非保本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的操作是:当非保本理财产品本金出现亏损时,银行还是会拿自己的利润进行弥补。而一旦产品超出预期收益,银行则将这部分收益作为银行利润计入自己的财务报表。
吴晓灵表示正是这种操作上的不规范引导了市场刚性兑付的理念,对理财产品的性质进行了混淆。其认为不保本的银行理财产品全部的收益应都归客户,银行只应收取管理费用。
值得思考的是,如果非保本预期收益型银行理财产品不再承诺保证收益,其预期收益率是否还有足够的可信度?在收益率不占优势稳定性又无保障的条件下,对投资者是否还具备吸引力?银行理财似乎陷入了一个无比尴尬的境地。当“刚性兑付”这个与生俱来的巨大光环被打破,银行理财产品较其他金融理财产品而言究竟还有什么优势?
银行理财彻底打破刚兑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中国建设银行资管部刘兴华在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上表示:打破刚性兑付这件事情在中国已经在演绎着,但是对中国的金融体系来说,我们现在的金融体系非常脆弱,打破刚兑如果走得过快,有可能对我们现在的金融秩序产生意想不到的冲击,尤其是核心的金融机构、国字号的金融机构。”工商银行资管部顾建纲同样认为打破刚性兑付不可一蹴而就。“银行理财产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老百姓的一个首选,银行理财打破刚兑不是一句话的问题。”
央行副行长殷勇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上指出:“下一阶段在我们国家金融监管体制完善的过程当中,刚性兑付问题应该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殷勇直言:“如果我们不能打破刚性兑付,那我们在金融监管上就应该更加严格。”
未来银行理财将从预期收益型产品向净值型产品转型
“对银行理财而言,监管新政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推动经营模式的转变,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资管本质,推动银行理财目前从预期收益型产品向净值型产品的转型。”工商银行资管部顾建纲如是说。
(所谓净值型产品,是指针对高净值客户,投资门槛较高的理财产品。一般投资者在购买产品前无法预知产品实际收益率,而是根据产品实际投资运作情况定期在产品开放申购或赎回日公布产品净值,投资盈亏由投资者自负。)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理事、星石投资总经理杨玲指出,过去由于隐形的刚性兑付,银行理财资金的配置90%集中在债券、非标等资产上,监管背景下,银行在投资端的收益压力更大。具备客户获取能力的银行未来将深耕资产管理产业链的下游,与小而精、专注投资的私募,在客户端和投资端各自发挥优势,为客户创造更好的投资收益。在未来混业监管标准逐步统一之后,监管套利空间消除,依据自身禀赋寻找自身产业链定位是各类资产管理机构的必经之路。
更多"30万亿银行理财陷尴尬境地 不再保本保息还有可信度吗"...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恒润股份(603985)
投资亮点 1 公司主要从事辗制环形锻件、锻制法兰及其他自由锻件等产品的研发、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