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良率创近七年新高 业内人士称远未见顶
银行资产仍在持续恶化。上周五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银行不良率为1.81%,创近七年新高。不良率似乎没有要停止攀升的迹象,业内人士称还远未见顶。对此,银监会引导银行通过多种方式遏制不良贷款的增长,其中包括今年备受市场关注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银监会提出要扩大试点的机构范围,坏账处置将提速。此外,还有报道称,众多对公客户经理“被下岗”,曾月薪轻松过万的他们,如今不少只能领着千余元的最低生活补助,忙着去清收手里的各种企业坏帐。
不良率创七年来新高
据报道,截至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81%,相较于一季度末的1.75%攀升0.06个百分点,这一数据也创近七年新高,仅次于2009年一季度末的2.04%。
从近一年半来看,不良率在六个季度中上升了0.42个百分点。数据显示,从去年初以来的六个季度,银行不良率分别为1.39%、1.5%、1.59%、1.67%、1.75%和1.81%,涨幅没有明显加速,均在0.06-0.11个百分点之间。
但这一趋势令人担忧,在不少银行业人士看来,银行不良率远未见顶。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虽然目前不良率仍然可控,但每个季度都持续上升显然不合适,会导致风险更多的积累。
不良贷款规模不减反增。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银行资产总额212.31万亿元,不良率1.81%,而去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199.3万亿元,不良率1.67%,不良贷款规模增长了近5000万元。
信贷经理四处清收不良贷
月薪从几万降到千元
据报道,小林是某股份制银行济南分行的对公客户经理,从去年底开始,他就很少再回到位于回民小区附近的单位上班。半年多来,小林一直在淄博、滨州等地追讨企业的不良贷款。曾经月薪动辄上万,甚至好几万的他,现在一个月只有1500元的最低生活补助,成了“讨债员”。
不良贷款数量攀升仿佛就在一夜之间发生。小林回忆,两年前,他为一家能源类企业申请发放了几百万元贷款,然而该企业没多久就出现经营困难,不到半年就破产倒闭了。这可把小林急坏了,行里规定,出现一次坏账就要被记过通报,如果贷款无法追回,员工就要被开除。
“我还算幸运,行里保留了我的工作关系,只是停发工资,现在不少银行都在频繁开除对公客户经理。”小林说,不良贷款增多后,各银行内部考核都严了,圈子里平时每周都聚一次,不过,现在每次聚会都成了给一个或几个朋友离开银行业送行。
“坏账增多和对公客户经理大量下岗的情况2014年左右就开始了。”青岛一家地方法人银行的中层领导告诉记者,自青岛港坏账事件后,就有十多家银行深陷其中,小林所属银行的青岛分行,内部宣称不良率甚至已有10%。即便如此,省内多位银行高管仍认为该数据“被低估”。
一位国有银行山东省分行的对公客户经理表示,2015年初,身边就有不少同事开始陆续离职,“有看清了行业形势主动走的,也有因为不良贷款太多被开除的,剩下我们这些人,最惨的时候发过半年以上的最低生活补助。”
八年后重启 证券化试点将扩容
日前,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研究指出,银行不良率见顶回落,大体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触底回升,实体经济基本面向好;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突破,过剩产能得到实质化解,亏损面得到遏制;三是银行信贷扩张能力得到恢复,银行不良贷款得到快速处置。
近日,银监会对遏制不良贷款提出要求,包括要进一步挖掘银行业金融机构回收核销不良资产的潜力、激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批量市场化处置不良资产的活力、提升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有效参与不良资产处置的能力,以及扩大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机构范围。
其中,时隔八年重启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是今年市场关注的一大热点。目前,首批试点的银行中,招行和中行均已发行了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其他四家银行也在积极筹备中。
值得一提的是,首批证券化试点的额度与当前银行坏账规模相比可谓杯水车薪。据了解,首批6家试点银行的总额度仅为500亿元,不及今年行业新增坏账的零头。不仅如此,不良资产证券化能解决的问题有限。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证券化的方式只是把不良资产从银行表内移除,看起来不良率低一点,但并没有减轻核销的负担,没有提高不良资产的回收率。赵锡军进一步表示,从银行业总体不良情况和处置情况来看,证券化并不是常规化手段,即便扩大试点,也还是在摸索和积累经验阶段。
更多"银行不良率创近七年新高 业内人士称远未见顶"...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兰太实业(600328)
投资亮点 1. 公司是集盐和盐精细化工为一体的资源类企业,拥有丰富的盐湖资源,是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