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石瓶颈”未远离 根子在国内
与一度有过的“火爆”与“戏剧性”相比,如今的铁矿石市场显得“安静”了不少。不过,中国的“矿石瓶颈”并未真正远离,对之进行战略思考,还只是一个开始。
近10年,国际矿石市场的发展可谓错综复杂、跌宕起伏。无论市场规模、入场资金构成、价位比较、定价机制及供需双方之间的关系态度,都有前后判若云泥的感觉。但每一个看似不可理解、突然而至、颇带“情绪化”的转折变化,其实背后都有前后相续的脉络,都是“有解”,而非一些机构所谓的“奇局”。正是因为其中有可解的主线,所以对于矿石市场,应该首先以“平常心”看待,“先接受后批判”,要细细理出背后的线索和原因。
“阶段性失衡”为何延至10年之久?
国际矿市10年发展的主线,归根结蒂还是“供求”两字。矿石从“普通的石头”最后变成“疯狂的石头”,主要还是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与供应的“节制性增长”之间的矛盾。
矿业与钢铁作为上下游,其产业节奏客观上有一个“时滞”现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球钢铁业陷入低谷,矿业随之渐次也入谷底。由于“时滞”,与钢铁业下一周期的启动相较,矿业“低位”运行的惯性就显得更强。矿业上世纪末的“可悲处境”,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一些老者记忆深刻,时时说起,当时那些矿业“巨头”如何低头哈腰地“请求”中国钢厂多买一些矿石,并给予相当的优惠。
“时滞”以及对于钢铁业下一个复苏周期的程度没有充分的估计,矿石的供求矛盾就客观地突现出来了。这一点,在此轮增长周期的起头,中国主流钢厂的认识是十分准确的,对矿市的定位是“阶段性的供求失衡”。
但是这个“阶段性”不断地延伸,持续了近10年,而且“失衡”的表现形式越来越激烈,市场内的各种情绪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了。这说明其中有一些特别的因素,是前此一般的周期性交替所没有的。最主要的就是中国经济的这一轮增长周期是超高强度的,“谁也未预料到”,其中有新的结构性因素,就是以中国加入WTO为标志的全球化进程,全球产业分工格局的重新分布。
在这一进程中,中国有自主的意识,但并不处于完全的“自觉”状态,也就是说并非在十分清晰的自主战略下实施的超速发展。如果借用“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一旦进入全球化进程后,全球分工体系,包括资源供给环节,都有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所以这个“阶段性失衡”的周期就会显得特别地长。
从自我反思到对外指责
“全球化”是一个历史发展趋势,但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其利弊两方面都十分鲜明。中国爆发式发展周期与“全球化”效应叠加,情况就变得复杂。一开始,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而言,较多关注的是经济发展前所未有的增速,但慢慢地在各种“红利”减弱之后,“全球化”弊的一方面就会较多地显现。天下没有“只得利、不付出”的好事,全球化也是一样。
随着这么一种转换,国民的心态也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从过去无条件的“媚外”到“媚外”与“仇外”心态间杂。这也会影响到对一些经济对外交往、谈判情况的判断和反映上来。矿石谈判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其实,在本世纪前几年的矿石谈判中,国内的评判还是比较理性的。对于不断巨幅上涨的矿价,不少舆论还是认为“根子在国内”,由于供求的失衡,中国市场出现了“现货、长协两个价格”,并有巨大的价格差,这对年度长协谈判机制是一个威胁。关键还是要整治国内用矿的乱象,根绝“倒矿”等市场劣迹,以规范的需求引导规范的供给。但是到了最近几年,针对矿价谈判的舆论逐渐转向对矿业巨头“垄断”行为的指责,比如“以间接手段操纵市场和价格”,单方面改变定价机制,等等。
矿石“乱象”:根子在国内
当然,矿业巨头凭借其优势市场地位“强势”得利,是一个明显的事实。其利用中国市场“钢铁业产能过剩、总体流动性过强、矿石需求存在虚高、矿石贸易性、金融性趋强”等多种因素,见“乱”思齐,将“乱”就“乱”,以“乱”促乱,也是不待言的。但是有一点要明确,“根子在国内”这个判断,就算是到了现在,也还是不错的。
有这样几点值得思考:一是只有在供不应求的总背景下,矿业巨头才能行“垄断”之实,在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时,垄断者就算欲行垄断,也难得其效。“中国需求”的过度释放,是垄断行为大行于矿市的前提条件。
二是国内“两种矿价、价差寻租”空间的存在,没有作为一个过渡时期的短期行为很快过去,而是长期化了,其得利渐渐固化,这刺激了大矿商的“逐利”本性和“贪欲”,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矿商感到吃亏了,难以守住其原有的着眼长远的商业“底线”,而是由高就低,急欲“乱”中取利。其实,发达商业国家也是经历过商业社会由“乱”而治的过程,可以说它们对商业之“乱”的经验和应对之道,比我们“丰富”得多,经此刺激,其“原始欲望”被激活,我们有时还不是其对手。在矿石市场中,变年度定价为短期定价,其实就是向短期行为看齐,尽可能多地占有短时暴利。
三是中国在“不自觉”状态下形成的商业模式,已对国际矿石市场的运作产生了影响。但对中国而言,却又是被动的,易为人所利用,最后是“中国模式”损害了中国的利益,而且从一定的程度上说,是“拉低”了国际市场原有的长期合作的水平。前一阶段法国家乐福超市“虚假标签”事件以及美国“百思买”家电败走中国市场事件,都可以连类思考。家乐福走的是“本土化”策略,最后是“乱”中取利;“百思买”以买断式销售的正规路子经营,却是“水土不服”。我们需要反思的是,这个“水土”到底是怎样的水土。
通过对铁矿石市场十年巨变的“自我反思”,可以引申出来两点:一是经过这样长久的“摸着石头过河”的艰难探索,现在应该是中国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战略的时候了,包括钢铁业,包括与钢铁相关的矿石。二是随着中国市场规模的扩大,市场影响力的增强,中国应该带给世界怎样一个商业模式和商业文化。
从“自发”的快速发展到“自觉”的优质发展
在中国新一轮发展中,亟待实施的战略性思考,应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思考,是一个体系。钢铁业在整个宏观经济体系中,它是工业的“粮食”,很重要,是战略性的,但却是一个“中间产业”,不是决定性的。“粮食”需要多少,还是取决于“胃口”多大。
目前,中国宏观战略的制订已经在展开,“宁可牺牲一点发展速度,也要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型”,这是最为根本的一条。也就是说,今后对发展质量的考虑将逐步优于对发展速度的考量,最后必将把发展速度寓于发展质量之中。过去10年中国经济的超速发展,将会逐步让位于优质的稳步发展。这个全局性的转变,需要一个统筹、细密的战略性设计,要从前10年相对“自发”的快速发展,转变为后10年相对“自觉”的优质发展。
“自觉”就体现在“心中有数”。经济发展速度控制在怎样的平均水平,就业、进出口、产业规模、资源环保等等,如何匹配,需要定性定量的测算和设计。具体到钢铁业甚至其原料的矿石,也只有放在一个战略性的全局框架中才是有意义的。宏观经济需要多大规模的钢铁业,如此规模的钢铁业又需要怎样的矿石规模来匹配,矿石的自给率、他给率如何协调,等等。这样的产业前景,又将在相关国际市场上形成怎样的反应,有哪些可能性,有哪些直接或间接的投资、掌控途径和方法。都需要有总体的、认真的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地修正。总之一句话,未来10年,不能“走到哪里是哪里”,永远在“出乎意料”或“始料不及”中进行粗放的资源配置。
形成中国自己的、同时又为各国伙伴接受的商业文化
至于中国如何给世界一个有特色的、有效的、先进的商业模式,形成中国自己的、同时又是为各国商业伙伴所接受的商业文化,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大问题。这个问题不能回避,中国的市场规模、中国的影响力、中国的示范效应不容许中国太久地回避这个问题。
从全球矿石定价机制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中国在商业模式、商业文化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准备好,其意识和思考力,与其市场地位和市场规模是不相称的。在具体的表现上,就显得进退失据,并有彼此矛盾之处。比如说,在长协矿年度定价机制和现货定价机制这两者之间,到底我们“要什么,哪一个对我们有利”。我们没有太多的思考和测算。现货定价在全世界只有中国市场存在,是在中国钢铁业出乎意料大发展、矿石供不应求情况下“自发”产生出来的。我们利用现货市场来保证无长协的中小钢厂的需要。长协矿主无法容忍与现货之间明显的“利益差距”,我们又指责长协矿主“不理性”,希望别人理性地为我们市场里的“不理性”埋单。
这种在“长协与现货”之间“两头靠”的做法,是不可持续的。金融危机爆发前后,国内钢厂有的想保住长协,在高位“签单”;有的“毁单”,去买当时相对低价的现货。下一年,长协谈判无果而终,年度机制的瓦解必然而至。但我们这时却又反复强调年度机制是合理的,不容放弃。中国为何以世界最大的需求,却得不到市场话语权,关键是我们自己没有想清楚,我们需要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有怎样的商业方案与人协商探讨。
形成全球矿石市场新格局可分“三步走”
静下心来进行战略思考和战略规划,需要仔细地进行测算,中国钢铁业今后在转型调整过程中,将有怎样的产业发展阶段和特征,将有怎样不同的矿石供给体系与之匹配。具体可以分作这样三步走:
第一步,在中国钢铁业进入“高增长、低利润”的转型前期,与之相应的矿石市场将仍然是供不应求的局面,有利于矿商的短期矿石定价机制将会维持。这时可做的一件事,就是如何推动完善定价的参照系,使得矿价指数更全面地反映整体的市场状况,不能像现在的普氏等指数“以局部的、不具代表性的市场来指导占大多数的、主流的市场走向”。这里有两条路可走,一个是中国的第三方机构发布自己的权威矿价指数,可与现有指数形成一种“比照”关系,这本身就会影响市场,并逐渐为市场接受;另一个就是国内机构与国外指数机构合作,在现有指数体系中加入中国市场更全面的信息的权重。
第二步,中国钢铁业进入“低增长、低利润”的转型攻坚期后,钢企之间的兼并重组将全面展开,产业的准入体系也将全面确立并发挥作用,钢铁业新的产业格局将逐步定型。与之相应,对矿石的需求也将逐步趋于稳定,并形成相对有序的供求结构。这时,短期矿石定价机制将逐步有利于钢厂方面,海外占有矿石资源的投资环境也将相对宽松。中国钢铁业界就有条件逐步在矿石全球贸易和投资中提出并形成为各方接受的新商业模式和商业文化。
到了第三步,中国钢铁业进入“稳增长、稳利润”的转型完成期,矿石市场的新模式也在供需双方的不断磨合与实践过程中成熟。这时候,完成“螺旋型上升”的一个理性回归,全球矿石的供需结构再次建立在长期稳定的互惠合作的新格局中。
更多"中国“矿石瓶颈”未远离 根子在国内"...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重庆百货(600729)
投资亮点 1.公司是一家包括百货、超市和家电连锁三大业态的区域型零售公司,公司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