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逆势增长 股票型产品收益垫底
“虽然预期最高收益率很高,但实际兑付收益率都瘦成闪电了。”投资者李玉芬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年初单位发了数万元的慰问金,因一时无急用就打算去银行买点稳健的理财产品。在某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的推销下,李玉芬买入了一款预期年化收益率6%的半年期理财产品,然而8月初在到期实际兑付时,收益率仅4.8%。
在央行持续降准、降息及逆回购政策的影响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跌势还在延续。除了1-3个月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回到4字头之外,3-6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也首次跌破5%。
不过,由于股市持续震荡,特别是一些前期将银行理财资金转入股市的股民在炒股亏损之后,重新将资金转回银行,一些银行的理财产品规模反而“逆势增长”。
银率金融研究中心理财组分析师闫杰认为,受央行双降(降息降准)影响,以及市场流动性一直呈现宽松态势,银行理财产品短期内难以回到过去的高收益时代,超6%收益的理财产品将会很少。
股票型产品收益垫底
今年上半年发行火爆的3个月至半年期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最近纷纷进入兑付期。对于收益率挂钩指数类的理财产品而言,由于前段时间A股市场股指剧烈波动,跌幅超出了产品条款的观察区间,不少产品不仅没有实现预期最高收益,实际收益率甚至跌至合同约定收益率区间的下限。
例如,南京银行“聚鑫结构性1501期3”人民币理财产品到期兑付公告显示,该理财产品的本金投资于债券、货币市场金融工具等高流动性资产,以及符合监管要求的债权类资产,“本金投资产生的预期收益的一部分,由我行通过与证券公司签订无本金交割的挂钩类收益互换合约。该挂钩类收益互换合约是指我行在中国证券市场金融衍生品交易主协议下与我行授信的大型优质证券公司签署的挂钩沪深300股票指数的收益互换合约”。在该理财产品到期日,若沪深300指数日终收盘价不高于该指数期初价格(理财产品投资收益起始日的收盘价)3%(触碰条款),则理财产品到期日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若沪深300指数日终收盘价高于期初价格3%且不高于期初价格9.5%,理财产品到期日预期年化收益率在3%与9.5%之间;若沪深300指数日终收盘价高于期初价格9.5%,则理财产品到期日预期年化收益率为9.5%。
由于截至到期日,沪深300指数区间涨幅为-12.57%,该理财产品的投资者获得的年化收益率仅为3%。
“一方面是年中过后银行存款压力变小;另一方面,央行月底降准降息所释放出的货币流动性,对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产生了一定影响。”银行业分析师张旭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6月中下旬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较之前有所提高,但年中过后,理财产品收益率明显下降。
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总量回落,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大幅减缓。根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2015年上半年总计有179家商业银行共发行31056款理财产品,环比减少0.83%,同比增长4.06%。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总量虽然小幅回落,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下滑明显,同比增速下滑29.39个百分点。
在跌宕起伏的行情中,第二季度以来新成立的产品中,债券型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超过其他类型产品,为1.75%;其次是货币型产品,为0.03%;排名第三的则是FOF(基金中的基金)型产品,为0.17%;混合型产品则位列第四,为-0.76%;股票型产品的收益率垫底,为-3.68%。
事实上,不仅股票型产品不景气,外币理财产品发行量也延续下跌趋势,创出2013年以来半年度新低。
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外币理财产品发行量较去年环比减少21.04%,同比下降23.63 %。从外币理财产品的统计数据来看,2015年美元理财产品的发行量较2014年同期下降幅度较大,其他外币理财产品发行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对此,银率网分析师认为,一方面央行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市场提供了比较充裕的流动性,另一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提速,人民币理财渠道不断拓宽,从投资者角度来说,银行理财产品吸引力有所下降;从银行角度来说,要加速进行封闭式理财产品向更趋专业化的资管业务转型,比拼收益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逐渐褪色。
短期理财产品受追捧
在充裕的货币市场流动性面前,一切都是浮云。不仅“宝宝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下台阶,银行自身主推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近期也一路走低。从7月份最后一周的数据来看,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已经跌至4.8%。
然而“矮子中还是有将军”,各家银行的中短期理财产品(1个月-3个月)卖得颇为火热,一般收益率在5%以上的产品都会有投资者下单。收益率5.5%-5.7%的产品更是成了“香饽饽”。
“股市的一场暴跌,比任何营销还管用,这个月我们新产品出来,我在微信朋友圈上一发,立马就有不少人跟帖。有些客户一看到信息就直奔而来,有几款收益稍高点的产品当天就被抢完了。”某城商行的客户经理李卫国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尽管理财产品收益率下滑,但投资者对银行理财的热情度并未减少,一些高收益率的短期理财产品尤其受到追捧,最近刚推出的10万元起售的短期理财产品半小时就被抢售一空。
“央行在今年上半年进行了3次降准、3次降息,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使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有所下降。从客户选购的产品来看,短期理财产品最受追捧,虽然年化收益率普遍维持在5%左右,但相较定期存款一年期约2.6%的水平,收益还是更为理想。”李卫国进一步解释道,不少客户之所以选择短期理财,主观上是避开股市目前宽幅调整,同时以期在股市调整到位时可以撤出资金,继续投资股市。
据银率网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7月初银行发行的年化预期收益率在5%至6%的理财产品占比达67.86%。“从发行量来看,2015年上半年的预期收益类产品发行量呈现小幅波动的趋势,预计下半年将维持这种趋势不变。另外,在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中,由于中长期限的理财产品在收益率上面没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投资者将更加偏爱流动性更强的短期理财产品(不包括“1个月以下”期限理财产品,主要指“1-2个月”以及“3-6个月”期限理财产品)。”普益财富研究员魏骥遥表示,预计较短期限的产品仍将是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的主要期限类型。
银行主打稳健牌
记者注意到,中信银行于近日推出夜市专属理财产品“稳健宝”,产品起售金额为5万元。这是继“收益宝”之后,“中信理财夜”推出的又一款夜市专属理财产品。与追求高收益的“收益宝”不同,“稳健宝”精选风险等级较低的资产投资,让客户稳健理财、安心睡觉。
中信银行的理财师表示:“近期沪深股市的连续震荡再度给投资者敲响警钟,理性投资、稳健理财、资产配置等关键词也回归投资者的视线。在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应及时采取稳健的投资策略,合理配置家庭资产,保证收益最大化。”
事实上,由于二级市场的剧烈震荡,很多投资者避险情绪上升,银行理财产品在设计上也愈发注重安全与稳健,这也间接导致收益率水平的下滑。
普益财富监测的数据显示,7月份最后一周,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80%,较前一周减少4个基点。其中,城市商业银行发行产品325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06%,较上期下降5个基点;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产品225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89%,较上期上升1个基点;国有商业银行发行产品130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48%,较上期下降4个基点;农村金融机构(包含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发行产品70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82%,较上期下降6个基点;外资银行发行产品1款,预期收益率为2.50%,较上期下降10个基点。
券商研报指出,银行理财的资产端收益率决定其负债成本。“银行作为盈利机构,虽然其发展理财产品有多方面的业务协同考虑,但赚取中间的息差收入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短期亏损也许可以接受,但不具有长期可持续性。从2014年年底银行理财资产端配置情况来看,理财资金主要投向于债券与货币市场、非标债券、银行存款,这3类资产合计占比超过90%,剩余6.24%为权益类资产,1.27%为打新基金。通过各类资产占比简单拟合资产端收益率走势可以发现,其与3个月期限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走势基本一致。”
张旭则表示,在股市火热的时候大量资金从银行流入了股市,为留住客户以及争取客户,银行尽力将收益率做高。“本轮股市震荡后,部分投资者重新把投资方式转回到稳定收益产品上来。”
预期收益呈下滑趋势
展望下半年银行理财市场,业内人士分析称,今年理财产品的整体收益呈下滑趋势。虽然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收益率有一波反弹,不过,在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下,银行理财产品短期内难以回到过去的高收益时代,超6%收益的理财产品将再度稀缺。
普益财富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称,从近期的宏观经济数据来看,PMI(采购经理人指数)和IPI(工业生产指数)均有小幅改善,经济增长初步显露出企稳迹象。
该报告预计,下半年监管层将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复苏的势头。同时,上半年的3次降准和降息迫使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持续下滑,而下半年由于经济增长已有企稳迹象,因此继续降息的可能性偏小,但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理财产品收益率很难出现上扬,短期的向上波动则是可能出现的。
另一方面,虽然大额存单已经推出,且其利率偏低,现阶段与理财产品相比缺乏竞争力,但不排除下半年有调整的可能性。如果其利率提升至一定程度,将极大地冲击理财市场。
普益财富研究员魏骥遥指出:“今年下半年,作为完成利率市场化的标志性一步,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开也是大概率事件。届时,存款也将对理财产品市场形成极大冲击,尤其是保本类理财产品。因此预计,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仍将保持下降趋势。”
下一篇:7月理财产品信披仅占比五成
更多"银行理财逆势增长 股票型产品收益垫底"...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安利股份(300218)
投资亮点 1.公司是国内聚氨酯合成革行业的龙头企业,在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专业从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