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6月18日-19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举行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众多经济学家和专家学者就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研讨。论坛发布的报告认为,我国宏观经济并不存在“硬着陆”的可能,但2016下半年下行压力将进一步抬头。 与会的经济学家认为,我国经济增速尚在筑底,至少到2017年下半年才能见底。目前全球经济进入长期停滞期,我国面临通胀的潜在压力和经济下行的双重风险,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冷静应对变局,改革亟待发力。 论坛主报告《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16年中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中国宏观经济》认为,2016上半年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房地产新政的作用下,我国宏观经济在持续探底中开始呈现企稳的迹象,CPI重返“2时代”、PPI负增长的大幅度收窄、企业利润增速的转正,以及房地产类数据的反弹都表明我国宏观经济并不存在“硬着陆”的可能。 报告认为,2016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难以持续上半年企稳的态势。外部经济波动的重现、内部扭曲的强化、金融风险的不断累计与间断性释放、结构性改革的全面实施等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进一步抬头。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指出,从2010年底到现在,我国经济进入既有通胀的潜在压力,又有经济下行严峻威胁的双重风险并存阶段,类似上个世纪60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经济滞胀,一方面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需求疲软;另一方面有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 目前全球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今年4月IMF调低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3.2%,此前1月份的预测为3.4%。IMF还同时下调了日本、美国的经济增长预期,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提出警告,并表示这种放缓可能使全球货币出现贬值,并引发地缘政治冲突等事件。今年5月,联合国发布报告预测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4%,比其半年前的预计下调了0.5%。报告称全球经济增长仍持续疲软,在今年出现复苏转机的可能性偏低。 “导致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有四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技术进步缓慢,目前技术进步还没达到能够把全球从这样一个深度的危机中拉出来的程度;第二个因素是人口结构恶化;第三是实体经济中全球劳动生产率在下降;第四是全球收入分配恶化。”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杨认为。 李扬表示,人类发展到今天,正面临非常大的调整,不仅经济、金融甚至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都在调整。在此调整中,中国获得了历史机遇。利用好这一历史机遇有四个要点:一是保持战略定力,需要做好经济还会下滑的准备;二是完成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三是冷静应对变局;四是中国一定能越过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两个100年的战略目标。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论坛上指出,我国经济增速尚在筑底,至少到2017年下半年才能见底,风险总体可控,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改革亟待发力。需要切实推进国企改革、企业投融资改革,完善企业进入和退出机制、债务重组机制和劳动用工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建议,要高度重视当前总体经济增长动力持续下滑的现实,密切关注目前劳动生产率下滑、企业投资预期收益下滑、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收益的缺口不断扩大、消费与投资等内需持续同步回落等现象,把改革与调控的落脚点切实放到投资收益预期逆转、劳动力生产率回升之上,积极构建短期扩大需求与中期提升潜在增速相契合的政策包上。(完)
上一篇:国务院半年批5个自主示范区 十三五将形成区域集聚态势
下一篇:青海“十三五”将打造千亿元锂电产业基地
投资亮点 1. 公司始终专注于对基本有机化工产品的深加工,围绕碳酸酯类产品打造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