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将重启 国内外市场两不误
日本经济将重启 国内外市场两不误
作者: 潘寅茹
[ 陈子雷则认为,在疫情缓解后,安倍政府会积极加深与中美的经济交往,中日韩自贸谈判也会继续推进,“一旦中日韩、RCEP等有进展,对改变外界对日本的投资、生产预期会有极大的帮助”。 ]
疫情下的日本离全面复工复产更进了一步。
在21日的对策本部会议上,安倍正式宣布“关西经济圈”的2府1县——大阪府、京都府和兵库县,解除“紧急状态宣言”。而东京首都圈4都县——东京都、神奈川县、千叶县、埼玉县,以及北海道将继续维持 “紧急状态”。
对于判断解除禁令的标准,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20日表示:“将在特别关注感染状况、医疗提供体制和监视体制这三点的基础上,综合进行判断。”
鉴于日本全面解禁指日可待,如何尽快地复工复产,已成为日本各界重点关注的议题。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日本经济中心主任陈子雷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尽早地复工复产对日本经济来说非常重要。同时,国际或者区域的经济合作,可以改变人们对日本经济走势的预期,这也相当重要的,毕竟会释放出‘明天会更好’的信心。”日本财务省2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拖累,4月日本出口同比下降21.9%,创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跌幅。
日本新增的新冠肺炎病例呈稳定下降趋势。截至21日早10点,日本共计16367起确诊病例,死亡768人。
东京、北海道还得再等等
结合上周正式解除紧急状态的39个地区,目前,日本的47个都道府县中只有5地尚未解禁。
尽管东京都20日新增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确诊5075人,这是继日本政府4月7日发布紧急事态宣言以来,单日新增确诊人数最少的一天,但对于拥有1400万人口的东京都而言,如要解封,一周内新增感染者不能超过70人。而东京都最近一周感染人数已达78人,明显超出了这项标准,北海道的情况也是如此。
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此前宣布了东京都地区解封所需满足的条件:一周内日均新增病例20例以下;不明传染途径的比例低于50%;重症患者人数;住院患者人数;阳性检测比重等。
同时,东京都地区的解封将分三步走:首选,允许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机构复工;其次,剧院、影院等开始复工;最后,其他机构复工,但是有人群聚集的高风险地区除外。
国内外市场两不误
在解除紧急状态后,复苏经济已成为日本政府的头等大事。18日公布的日本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初值显示,扣除物价变动等因素,日本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值比上一季度减少了0.9%,按年率计算,则为负增长3.4%。鉴于2019年第四季度的日本GDP增速也是负值,日本经济已陷入“技术性衰退”。
此外,陈子雷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对日本经济的真实影响将体现在今年二季度的数据上,尤其是实施紧急状态以来的境况,“今年第二季度日本经济出现负增长,也是大概率事件。”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西村康稔也没有否认这一点,他表示,实施紧急状态之后的4~6月的经济形势,会比1~3月更为严峻。
虽然安倍政府已祭出史上最大规模的刺激计划,但据日媒报道,上述刺激计划依旧处于落实阶段。比如,安倍决定的向每位国民发放10亿日元的补贴,目前仅在东京等地落实,多数城市的民众依旧在等待中。同时,商界也质疑政府的补助来得太晚,“根本赶不上中小企业的倒闭速度”。
对于何时能恢复到2019年消费税上调前的水平,上述经济学家均认为最早也要到“2021年下半年以后”。
除了刺激内需、拉动消费外,在多边经贸领域,2020年对于安倍来说,也是计划发挥主导的时机。脱欧后的英国已将日本视为多边贸易领域的一个重要伙伴。英国政府12日宣布,近期将与日本启动旨在缔结自由贸易协定(FTA)的谈判。不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谈判将以视频会议方式启动,力争年内谈妥。
此外,与日本息息相关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计划今年收官。日本瑞穗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菅原俊一(Junichi Sugawara)则担心疫情会影响上述谈判的进程。
他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对RCEP是把“双刃剑”。“如果各方(除印度外)将RCEP视为疫情后经济复苏的重要平台,那么,RCEP的发展会获得巨大的动力;反之,谈判各方若在市场准入方面存在犹豫,那么RCEP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菅原俊一认为,今年秋天,RCEP将会迎来好消息,但过程可能比疫情前更为艰难。
陈子雷则认为,在疫情缓解后,安倍政府会积极加深与中美的经济交往,中日韩自贸谈判也会继续推进,“一旦中日韩、RCEP等有进展,对改变外界对日本的投资、生产预期会有极大的帮助”。他相信,在后疫情时代,日本政府在对外开放、深化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将会采取非常积极、主动的姿态。
下一篇:美国经济强劲复苏不会来了
更多"日本经济将重启 国内外市场两不误"...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法兰泰克(603966)
投资亮点 1.公司已经建立一支拥有七十多人的研发技术团队,经过多年的学习、消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