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排名,再证“逃离北上广”是个伪命题
原标题:这份排名,再证“逃离北上广”是个伪命题
人才吸引力和经济实力的高吻合度,说明青年人才对城市发展的经济价值,也说明城市要保持发展活力,更应该善待青年人才。
文 | 熊志
随着我国人口增长的放缓,人口之于地区发展的价值,尤其是青年人才的价值,正在日益凸显。
那么,对于青年人才,到底哪些城市更具吸引力?日前,有知名求职平台和研究机构联合推出《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显示,在“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50强中,北京、深圳、上海居前三,广州、杭州、南京、成都、苏州、武汉、郑州位列前十。
10月15日,首届新金融青年论坛在上海举行,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也提到一个数据:海归金融人才中有近30%选择上海作为首选工作地,居全国第一。而国际金融中心正是上海的城市定位之一。
北深上广一线城市领跑人才高地,杭州、南京、成都等重点二线城市紧随其后,这样的青年人才吸引力排名,应该和很多人的观感相一致。当然,和经济体量的排名,也比较吻合——GDP十强城市中,只有重庆没有进入“95后”人才吸引力十强城市。
强大的经济实力面前,逃离一线城市是伪命题
以上数据,很容易让人想起,前几年的讨论中,逃离北上广深的话题时而出现。一些人卖掉大城市的房子回小城市过安逸日子的故事,更是为不少人说道。但事实上,就整个人才的流动趋势看,逃离一线城市其实是个伪命题。
哪怕是互联网给中小城市带来了一些发展机遇,比如直播、电商等。但总体上,人才乃至总体的人口向一二线重点城市流动,是一直在上演的趋势。
这方面,一线城市深圳是典型的代表。众所周知,深圳的高等教育并不算发达,顶级高校数量不足,但深圳的人才虹吸能力不容低估,它是很多高校毕业生求职的重要意向城市。近段时间,深圳中学教师岗位招聘,吸引各路名校博士,就是一个直观的缩影。
当然,深圳能够吸引大量“95”后人才,宽松的户籍政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同理,杭州等城市也是。这些城市不仅产业发达,就业机会繁多,还为大学生开出了优厚的补贴。如深圳本科毕业生,落户的住房补贴就多达1.5万元。
在此前的抢人大战中,它们通过降低落户门槛,发放补贴,吸引了大量人才流入。其实不只是青年人才,对全年龄段的人口,这些一二线城市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数据显示,过去十年,深圳、广州、成都的常住人口增长,都超过了500万人,郑州、杭州则超过300万人。
至于像北京、上海,尽管因为疏解城市功能、破除大城市病的缘故,常住人口的增长进入了停滞的阶段,但高学历人才,还是处于持续流入状态的。这从上述人才吸引力排名榜的位置就能够看出来。
中国人有句俗语叫“人往高处走”,不管是基于就业机会还是工资水平,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自然会倾向于向更发达的地方流动。
而一二线重点城市,能够具备一流的人才吸引力,除了经济实力外,还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产业结构——它们往往是新经济的聚集地,是创业的高地,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这种开放时髦的产业特征,符合年轻人的习惯和偏好。
新生代的年轻人,成长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他们在就业选择上,可能更热衷那些有挑战的新兴职业。《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就提到一个重要细节——从行业看,“95后”更多分布在新兴行业,年轻人选择传统行业倾向明显降低,而对于互联网、电子、通信等新兴行业更加青睐。
优质产业集聚,对青年人才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那么,互联网、电子、通信等新兴行业,包括薪资水平较高的金融等行业,到底集中在哪些地区呢?说白了,还是一二线重点城市。
比如,杭州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一跃成为数字经济第一城,在各类人才流动或者就业趋势报告中,杭州都是很多大学生的毕业首选。
另外,在一线城市中,广州的互联网产业属于相对薄弱的。广州和深圳的这一产业差距,可以为“95后人才从广州净流向深圳”的趋势,提供一个观察维度。
互联网产业方面,一二线城市还可以掰掰手腕,像金融产业这种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的产物,它的集中度还要更高。内地的大型金融机构,基本就集中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少数几个城市,相关的就业岗位和人才,几乎要被这几个城市包揽。
文章开头提到的,海归金融人才中有近30%选择上海作为首选工作地,就是一个最现实的写照。
总体而言,人才吸引力和经济实力的高吻合度,既说明青年人才对城市发展的经济价值,也说明城市要保持发展活力,就更应该善待青年人才。
这种善待,首先意味着要在经济,尤其产业结构层面发力,做强新兴产业,为青年人才提供匹配他们兴趣偏好的就业岗位。但除此之外,在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配套,商业、文娱等基础设施的打造上,同样要持续努力,营造宜居的品质城市空间。
毕竟,在落户门槛整体下降的前提下,人口迁移更加便利,安家的选择也更多元化。对很多青年人才而言,选择一座城市,不仅是因为就业的因素,更会考虑到配套水平,考虑到城市的开放性、包容性、舒适度等。
另外还要指出的是,人口流入带动房价水涨船高的趋势,也在各大城市上演。房价指标同样是影响一个城市人才吸引力的重要因素,而高房价对产业和人才的挤出效应,也可能会稀释城市在人才竞争上的各种优待政策。
如果房价负担太重,哪怕毕业生毕业时选择这座城市,等到攒了几年钱后,很可能还是会回到房价更低的地方。因此,要保证人才吸引力,通过加强调控、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应等手段来稳房价,也是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最近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研究和规划,成了各大城市的一项“热门”工作。
下一篇: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连续7个月收窄 年内首次降至个位数
更多"这份排名,再证“逃离北上广”是个伪命题"...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达安基因(002030
投资亮点 1.新冠检测概念,又是熟悉的转折+缺口的模式,最近疫情又出现反复,并且...[详细]